[实用新型]一种无阻限锤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89221036.2 | 申请日: | 198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煤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阻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机械阀门领域中的一种新设备,是对现有止回阀的改进。
在用机泵提升输送液体工作系统中,突发的机电事故常有发生。为了避免管路中液体倒流而造成机泵高速反转而导致烧坏电机的事故,在机泵的出口处一般都装有止回阀。现在,国内外较多采用的是旋启式止回阀,此阀靠液体工作压力开启,液流分分秒秒都在克服阀板的自重工作,从而造成液流流能损失,增加电力消耗,产生较大燥音。在机泵突然停转时,阀板在自重和倒流液体的压力下,迅速关闭。往往产生阀板碎坏仍至管路破裂的破坏性水锤事故,对产生的影响极大。
为了克服破坏性水锤,节省能源,国内外许多科技人员不断地研究探讨。50年代,我国引进了外国的水锤消除器。60年代,兰州白银公司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在研制水锤消除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些成绩。70年代,他们分别研制出下开式水锤消除器,气囊式水锤消除器。对水锤均有所消除,但都未能克服旋启式止回阀阻力大,耗电多,噪音高,易磨损等缺点。
1982年,辽宁给水设备总公司研制的微阻缓闭止回阀,虽有较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如在逆止阀板反向装有一平衡锤,在液流能量波动的状态下,平衡锤反而产生开启阻力,增加工作阻力,由于平衡锤的作用,当机泵停转后,处于反向的平衡锤反而造成阀板关闭缓慢,产生较大的倒流量,造成破坏性水锤。而在同向的时候,平衡锤加快了关闭速度,反而不利缓闭。另外,缓闭活塞组件与进口法兰挤在一块,给加工和使用维护增加很多困难。
1989年,辽宁省沈阳市尚世岳同志研制了一种微阻限锤止回阀,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CN2031053U。该阀取消了平衡锤,对阀体、防逆止口,逆止阀板组件,阀板轴组件,缓闭活塞组件,单向阀,微量调节阀等进行设计修改。该止回阀比现有各种止回阀较为先进,但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1、逆止阀板改为中空焊接结构件,减轻了重量,但仍然不能克服因阀板自重,在压力波动的液流中上下摆动,产生阻力造成液流流头能量损失,增加电耗,产生燥音的缺陷。这是所有止回阀的通病。
2、逆止口与法兰面成一倾角,给机加工增加较多的困难。
3、缓闭组件装置设在阀体下侧内,给加工和安装维护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克服现有止回阀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缺点,采用全新原理,全新结构,无阻力,噪音小,缓闭无锤,加工简单,维护方便,耐用可靠的无阻无锤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既借助液流推力,开启阀板,又利用液流压力推动膜式工作缸工作,通过齿条齿轮旋开止回阀板并保持阀板的开启度,达到无阻运行。行程滑阀和单向节流阀是在机泵突然停转,液流正向压力瞬时消失时,实现阀板先速闭后缓闭避免破坏性水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原理新,无阻力,噪音小,逆止可靠,无破坏性水锤,减震耐磨,方便加工,容易维护等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它对流体的阻力几乎为零。与现有旋启式止回阀对比,阻力耗电全部节省下来,在机泵突然停转的情况下,止回阀板能自动实现速闭,缓闭,全闭的要求,起到防止机泵超速反转。防止破坏性水锤,最终实现全闭逆止的工作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见以下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板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逆止阀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膜式工作缸齿条行程滑阀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向节流阀结构示意图。
从图1和图2知道,本实用新型是由阀体1,逆止阀板组件2,阀板轴组体3,单向节流阀组件4,阀盖5,行程滑阀组件6和膜式工作缸组件7等构成。
阀体1是铸铁体,其上有液流螺纹孔b,阀板轴孔,防逆止口面C,进出口法兰,盖板孔和螺孔,单向节油阀和行程滑阀通过导管分别与膜式工作缸及阀体内部接通。
阀板轴组件3(见图3)是由齿轮8,石棉密封垫9和14,改性尼龙轴承10和13,不锈钢轴11,阀板连接件12,以及螺塞15所组成。阀板轴组件装在阀体上。
逆止阀板组件2(见图4)是由铸铁阀板16,橡胶防震垫17和橡胶密封环18等组成。防震垫17起到避免阀板开启时与阀体相碰撞的作用。密封环18起到提高密封性能和缓冲关闭冲击作用。
膜式工作缸组件7(见图5)是由膜式缸19,导向座20,齿条21和行程滑阀6等构成。齿条21下端设有斜面e,斜度为30°。膜式缸上设液流孔B,液流孔B通过导管与单向节流阀和行程滑阀接通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煤矿机械厂,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煤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1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