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井下的防垢防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41507.5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佳;周欢;邓乃超;满宗通;李越;陈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阴连根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井下 防垢防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的防垢防蜡装置,包括外管和防垢组件,所述防垢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液体流入所述外管的内部,流经所述防垢组件实现防垢防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防垢防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的防垢防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不断深入开发油田,油田生产时间越来越长,但是随之会出现油井含水不断上升的情况,由于油田采出水矿化度较高,会导致油井管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垢现象,结垢现象不仅会造成垢卡、垢漏,严重时还会造成关键部件的腐蚀、堵塞等,会直接影响泵的效率,降低生产时效,造成油井检泵井次增加,原油开采成本升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井下的防垢防蜡装置,液体通过防垢防蜡装置后可以避免在油井管壁上出现结垢,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防垢防蜡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井下的防垢防蜡装置,包括外管和防垢组件,所述防垢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液体流入所述外管的内部,流经所述防垢组件实现防垢防蜡。
进一步地,所述防垢组件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防垢筒,所述防垢筒上设置有若干个流动孔,所述流动孔的轴向相对于所述防垢筒的外壁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垢筒呈沙漏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垢组件采用防垢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并且靠近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靠近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和第三通管,所述第二通管呈喇叭状,所述第一通管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通管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第二接头呈圆柱状;
所述防垢组件的端部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二通管、所述第三接头的第二通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和第三通管,所述第二通管呈喇叭状,所述第一通管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通管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管的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下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通管、第五通管和第六通管,所述第五通管呈喇叭状,所述第四通管与所述第五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通管与所述第五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通管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五通管的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防垢组件的端部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通管和所述第五通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连接处和所述密封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顶丝。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液体通过防垢防蜡装置后经过极化效应可以避免在油井管壁上出现结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因为结垢问题的检修油井的次数,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当液体通过防垢组件时,会快速流动且会减缓冲击作用,并且会增大液体与防垢组件的接触面积和有效作用时间,从而会增强防垢效果。
(3)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41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