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用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1816.1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匡运清;周正生;周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派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9 | 代理人: | 王聪聪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用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内底端设置有坡道,所述坡道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内安装有电控阀,所述机体的上端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泵机的下端安装有散水板,所述机体内均布有吸附滤网。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机体、沉淀槽、泵机、散水板、吸附滤网、水质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的设计,能够使水循环系统可以对低污染的水液进行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水质检测作业,从而使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到水质的情况变化,当水质不达标时可以及时对循环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作业,确保水循环系统的作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用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用水,是指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如用于洗衣服、洗菜、洗澡等等,而这类低污染的水在使用完毕后大多直接进行排放,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为了避免这些低污染水液的浪费,人们通常安装有生活用水的循环系统来对水液进行重复利用,但现有的水循环系统仍存在一些缺点。
目前现有的水循环系统在对低污染的水液进行过滤除杂后大多直接排出进行使用,缺乏水质检测功能,无法对过滤除杂后的水液进行实时的检测作业,使水循环系统在需要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进行检修维护作业,从而影响水循环系统的净化作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实时水质检测功能的生活用水循环系统。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活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内底端设置有坡道,所述坡道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内安装有电控阀,所述机体的上端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泵机的下端安装有散水板,所述机体内均布有吸附滤网,所述吸附滤网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机体内底端中部安装有水质检测单元,所述机体内底端一侧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机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槽成型于所述机体上,所述坡道成型于所述沉淀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生活用水进行沉淀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沉淀槽插接,所述排污管与所述电控阀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沉淀累计的杂物进行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与所述泵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泵机与所述抽水管以及所述散水板均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沉淀后的水液抽取至所述机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与所述吸附滤网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机体与所述水质检测单元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滤网的滤料从上到下依次由稀到密,确保所述吸附滤网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与所述排出管插接,所述机体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泵机、所述水质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电控阀均电连接,所述沉淀槽的上方设置有注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用户对循环系统的作业管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派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派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1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用灌溉及施肥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型钢防倾倒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