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港置入术后用简易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6519.5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青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置入 术后 简易 防护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输液港置入术后用简易防护罩,包括颈套以及与所述颈套呈一体式设置的防护套,所述颈套的后表面呈断开状,且在所述颈套的一端外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子摁扣,在所述颈套的另一端外表面缝合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颈套的内侧端面上固定有母摁扣,所述母摁扣与松紧带卡合连接,在所述颈套的另一端内表面形成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的一端延伸至颈套的外部,所述防护布与颈套一端内表面贴合连接;通过设计的简易防护罩,不仅方便病人的佩戴,同时防护效果较好,大大降低患者在淋浴中的防护难度,且该简易防护罩能够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做出相对应的调节,使用起来十分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港置入术后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液港置入术后用简易防护罩。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现有留置输液港病人在做完输液港置入术或日常输液完成的后期维护中,需要保证输液港区域干燥,避免潮湿水汽与输液港区域接触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导致置有输液港的病人在日常淋浴中,较为不便,且防护难度较大,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输液港置入术后用简易防护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输液港置入术后用简易防护罩,包括颈套以及与所述颈套呈一体式设置的防护套,所述颈套的后表面呈断开状,且在所述颈套的一端外表面等距离分布有多个子摁扣,在所述颈套的另一端外表面缝合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颈套的内侧端面上固定有母摁扣,所述母摁扣与松紧带卡合连接,在所述颈套的另一端内表面形成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的一端延伸至颈套的外部,所述防护布与颈套一端内表面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后表面同样呈断开状,且在断开状的内侧缝合有松紧条,所述防护套与松紧条形成一体的罩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与松紧条的底部缝合有松紧环,所述松紧环的长度与颈套以及松紧条展开的底部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内侧底部与颈套的内壁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吸湿组件。
优选的,处于所述防护套内侧底部的吸湿组件由无纺布袋A以及填充在无纺布袋A内部的高吸水性树脂组成,所述无纺布袋A粘附在防护套的内侧底部上,且所述无纺布袋A的厚度为三厘米。
优选的,处于所述颈套内壁中部位置处吸湿组件由无纺布袋B以及填充在无纺布袋B内部的高吸水性树脂组成,所述无纺布袋B粘附在颈套的内壁上,且所述无纺布袋B的顶端面至颈套的顶部开口处之间的间距为四厘米,且无纺布袋B的厚度为一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简易防护罩,不仅方便病人的佩戴,同时防护效果较好,大大降低患者在淋浴中的防护难度,且该简易防护罩能够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做出相对应的调节,使用起来十分灵活;
2.通过设计的吸湿组件,能够进一步增加防潮能力,且当吸取的水汽较多时,会通过增加重量来提示患者更换无纺布袋A和无纺布袋B,并及时远离当前水汽较重的区域,以此达到对患者提供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套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颈套;2、松紧环;3、防护套;4、无纺布袋A;5、无纺布袋B;6、松紧条;7、子摁扣;8、松紧带;9、母摁扣;10、防护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青,未经马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6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仪器高精密机位部件
- 下一篇:一种脊柱手术用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