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2967.5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刚;李鹏;姜海洋;李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F25D17/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包括挡风玻璃组件和水冷却系统,所述挡风玻璃组件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边缘粘接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所述水冷却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利用冷却液吸收热量,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冷却液温度过高时,水冷却系统开始工作,冷液箱中温度低的冷却液进入挡风玻璃组件中,形成循环,解决了夏天阳光照射到汽车挡风玻璃上时,挡风玻璃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车内温度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夏日或者高温地区,不少汽车直接在露天停车场停车,暴晒在烈日下,阳光通过汽车挡风玻璃将热量传导至汽车内部,使得汽车内部气温迅速升高。汽车内部温度过高会加快汽车内部装饰件,座椅等器件加速老化;如果驾驶员将打火机或者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汽车内部,过高的温度很容易使这些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炸燃烧;而且汽车内部温度过高,驾驶人员来到车内驾驶很难受,带来不好的驾驶体验。
专利202111416225.1提供了一种双冷却系统及汽车,通过喷水器组件对汽车挡风玻璃进行喷水降温,通过回收器对喷淋完的水进行回收循环。然而汽车挡风玻璃往往有很多灰尘,进行喷淋回收的过程中,会有大量尘土进入水箱,不易清理,并且喷淋的水会蒸发,需要经常补水,给驾驶人员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淋水回收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包括挡风玻璃组件和水冷却系统,所述挡风玻璃组件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边缘粘接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所述水冷却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水冷却系统包括冷液箱、水泵、电磁阀、散热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冷液箱、散热管、水泵、电磁阀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液箱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接。
可选的,所述冷液箱内设置有加热块。
可选的,所述水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加热块、水泵、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散热管呈弯曲状并盘绕设置于汽车底盘外部。
可选的,所述散热管为铜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的边缘还包覆有密封条。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采用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液冷装置,其解决了夏天阳光照射到汽车挡风玻璃上时,挡风玻璃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车内温度高的问题。设置挡风玻璃组件,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利用冷却液吸收热量,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冷却液温度过高时,水冷却系统开始工作,将挡风玻璃组件中的冷却液抽取至散热管,通过散热管降温后进入冷液箱内,再进入空腔,从而给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降温,形成循环。将冷却液设置于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避免了冷却液收到外界环境污染,减少更换冷却液的频率,避免经常补充冷却液。
在冷液箱中设置加热块,对冷液箱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处理,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水泵开始工作,避免挡风玻璃组件中的冷却液凝固,影响驾驶员驾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2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