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腔支架及鼻腔灌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5672.5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思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A61F2/90;A61H35/04;A61M31/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吴国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支架 灌溉系统 | ||
1.一种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鼻腔的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形成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环形侧壁内部一体成型有具有开放端和封闭端的喷灌通道(2),其中,所述开放端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前端以用于与喷吸源连接,所述喷灌通道(2)沿所述管状结构的轴向从所述开放端向后延伸并在所述环形侧壁的内部形成所述封闭端,所述喷灌通道(2)的至少部分侧壁上形成有贯穿至所述支架本体(1)外周面的喷吸孔(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前端连接有环状连接部(3),该环状连接部(3)具有环形内腔和连通该环形内腔的出入口(310),所述环状连接部(3)的后端对接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前端,以使得位于所述管状结构前端的多个所述开放端与所述环形内腔连通,所述出入口(310)用于与所述喷吸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通道(2)为多条并且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喷灌通道(2)对应一个所述开放端,所述环形连接部(3)的前端具有与所述管状结构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出入口(310)为一个并位于所述环形连接部(3)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110),以使所述支架本体(1)形成为网格状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0)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列,每列中具有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通孔(110),所述多列通孔(110)与所述喷灌通道(2)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周向交替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吸孔(210)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喷灌通道(2)的径向方向倾斜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的环形侧壁的厚度为1-3mm,所述喷灌通道(2)的外径为1-2mm,所述喷吸孔(210)的孔径为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由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沿轴向由前向后依次排布第一扩张段(120)、第二扩张段(130)以及管状支撑段(140),所述第一扩张段(120)用于支撑在鼻前庭中,并能够沿径向呈球形向外扩张,所述第二扩张段(130)用于支撑在鼻中隔黏膜上,并能够沿径向呈球形向外扩张,所述管状支撑段(140)用于支撑在鼻道中,
在空载状态下,所述第二扩张段(130)、所述第一扩张段(120)、所述管状支撑段(140)的外径依次减小,
所述喷灌通道(2)的所述喷吸孔(210)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扩张段(130)和/或所述管状支撑段(140)。
10.一种鼻腔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吸源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鼻腔支架,所述喷吸源与所述开放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思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诺思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56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