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栅藻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8877.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林;严小军;祝倩倩;徐靖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A61K36/05;A61P31/04;A01N65/03;A01P1/00;A01K61/13;A01K61/59;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栅藻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栅藻及其产品和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栅藻藻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2183,保藏日期为2022年3月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栅藻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弧菌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栅藻能够有效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的生长,为治疗水产品弧菌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栅藻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很多的水产品的疾病是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如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等。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对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导致的弧菌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并且其治疗也主要依靠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诱导耐药菌的出现,尤其在动物中长期使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如预防剂量)可加速耐药细菌的出现。耐药菌一旦在养殖动物中出现并在动物间传播,将使大规模养殖动物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研究表明,食品中的耐药菌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递给食用动物的最终消费者——人类,对人类临床感染的治疗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于治疗水产品弧菌病的微生态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栅藻及其产品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栅藻能够有效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株栅藻(Scenedesmus sp.)ZJZY09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83,保藏日期为2022年3月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栅藻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弧菌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弧菌病的致病菌为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弧菌病的产品,所述产品中包含上述的栅藻。
进一步地,所述弧菌病的致病菌为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栅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从小龙虾养殖水体中分离出一株栅藻,该栅藻能够有效抑制有害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生长,本发明为治疗水产品的弧菌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基于18S rRNA部分序列(左)及SSU rRNA部分序列(右)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图2为栅藻与两种有害菌的共培养比生长率,其中A为副溶血弧菌和栅藻共培养实验,B为溶藻弧菌和栅藻共培养实验;A中实验组为副溶血弧菌与栅藻泥地共培养,对照组为副溶血弧菌单独培养;B中实验组为溶藻弧菌与栅藻泥地共培养,对照组为溶藻弧菌单独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