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BA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945.1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蒙;陈建旭;方文娟;胡江林;王雨龙;高梦云;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87;C08G63/85;C08G63/1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bat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将酯化分开进行再以多巴胺作为还原剂,副反应更少,所得产品颜色白、有光泽、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端羧基低、产品机械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中含柔性的脂肪链和刚性的芳香链因而具有高韧性和耐高温性,而由于酯键的存在,促使其同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降解材料之一。目前用于工业上生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主要有两步扩链法和直接酯化缩聚法。两步扩链法易于制备高分子量PBAT,但扩链剂为有毒性物质,限制了PBAT的应用范围;直接酯化缩聚法需要在高温高真空条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PBAT重均分子量很难超过十万,而PBAT的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又取决于其分子量,高温的缩聚环境会引起己二酸脱羧环化生成环戊酮,使PBAT产品颜色发红,在传统的PBAT制备方法中为了减少BDO副反应发生,减少THF的生成,整个反应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并降低酯化反应温度,虽然可以降低副反应但效果不理想。传统催化剂如钛酸四丁酯因为催化剂的不耐水解合成的PBAT工业化产品普遍分子量偏低,色泽发黄。
发明专利CN202011608734公开了一种多孔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PBAT),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孔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将钙盐、碳酸盐和添加剂在水中混合,进行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将钛源的醇溶液加入所述第一反应液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将所述中间体进行煅烧,得到多孔复合催化剂。(2)将多孔复合催化剂、对苯二甲酸、己二酸、1,4-丁二醇和一次敏化助剂混合,在常压、160~220℃下进行酯化反应,将反应压力降至1000~4000pa并持续30~60min,然后逐渐降低至50Pa以下,并温至240~250℃,加入热稳定剂和多孔复合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然而将钛金属负载在多孔碳酸钙上,体系中己二酸和碳酸钙会反应,催化剂结构难以保持。
专利CN101864068公开了一种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采用钛化合物和锑化合物复合催化剂,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和1,4-丁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得到特性粘度在0.90~1.32dL/g的共聚酯切片。但重金属锑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使产品颜色较暗。
综上,现有PBAT加工过程中因为催化剂的不耐水解导致生产出的PBAT产品颜色发黄,分子量低;高温的缩聚环境会引起己二酸脱羧环化生成环戊酮,使PBAT产品颜色发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BAT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己二酸脱羧环化的副反应,降低产品的a值,使产品不再发黄;并且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耐水解性,提高产品分子量,降低产品的b值,减轻产品红色,提高产品性能。
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在PBAT制备过程中,加入具有还原性的多巴胺,可以有效地抑制单体脱羧环化等副反应,羧基的a-碳上如果连有供电子基团,那么负离子中间体便更不稳定,脱羧反应更难发生,多巴胺中含有的酚羟基对己二酸脱羧环化起到了还原作用,从而明显改善PBAT树脂的a值。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BAT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酯化阶段将钛系催化剂、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按一定比例加入聚合反应釜中,氮气置换后持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
S2:己二酸、1,4-丁二醇按一定比例加入聚合反应釜中,氮气置换后持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