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2783.X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安琴;郑鹏远;袁慧丽;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4;G08B21/04;G08B25/00;G10L25/51;G10L15/26;A61B5/00;A61B5/16;G08B21/24;G08B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地址: | 45005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医疗 养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慧养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包括:第一智能居家终端,用于采集老人的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并根据老人在房间内的所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生成老人状态信息,然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对老人状态信息进行状态标引,所属状态标引包括心理状态结果;可穿戴终端,用于采集当前老人的生理数据,并将生理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警值则生成第一沟通指令,第一沟通指令为与当前老人的语音沟通信息,若无反馈则生成第二沟通指令。能够根据老人和外界的实际情况,为老人和外界建立即时沟通渠道,在生活和医疗方面为老人提供实时的协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养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养老问题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受限于专职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容量限制及传统的养老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人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通常这类老人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且其子女也因工作繁忙或异地工作而无法随时陪伴在老人的身边等原因,导致老人独居的时间越来越多,无法得到家人的全天候陪护。
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意外情况的监控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从最基础的家用摄像机、家用养老机器人等基础智能设备的应用,到在一定程度上搭建子女主动获知老人生活情况的信息渠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老人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慢性病,需要子女叮嘱甚至监督才能保证老人能够按医嘱照护自己。
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仅单纯地解决老人的温饱问题。现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迫切需要接受专业的照护服务。为平衡老人的需求和现实中子女无法随时陪伴的实际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13658703 A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智慧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包括养老用户监测终端、医疗机构智能管理终端和云服务器端,养老用户监测终端包括可穿戴医疗设备、环境检测设备和人体运动采集设备,医疗机构智能管理终端包括用户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处理平台,通过各终端和其包括的设备的有机组合,为各类医疗养老机构提供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系统,医疗机构通过所述智慧医疗养老系统对养老用户的居家环境和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所述养老用户出现异常状态时能够被所述医疗机构及时发现,并借助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等技术实现养老用户防跌倒自动预警。
但是在上述系统中,并未充分发挥老人子女的能力,并且极大地增加了医疗养老机构的服务压力。尤其是针对老人在急需和子女交流或者需要子女协助的时候,现有的智慧养老系统无法根据老人(和子女)的实际情况,为两者在合适的时候建立连接,无法在生活和医疗方面为老人提供实时的协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能够根据老人和外界的实际情况,为老人和外界建立即时沟通渠道,在生活和医疗方面为老人提供实时的协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医疗养老系统,包括:
第一智能居家终端,用于采集老人的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并根据老人在房间内的所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生成老人状态信息,然后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对老人状态信息进行状态标引,所属状态标引包括心理状态结果;
可穿戴终端,用于采集当前老人的生理数据,并将生理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警值则生成第一沟通指令,第一沟通指令为与当前老人的语音沟通信息,若无反馈则生成第二沟通指令;若存在语音沟通信息,则对语音沟通进行语音识别,判断是否存在紧急求助关键词,若存在则生成紧急求助指令,若不存在,则再次采集当前老人的生理数据并生成保存提示指令;
子女终端,用于在接受到第二沟通指令后,生成提示语音,还用于采集子女所处的环境声音信息和子女语音信息,根据环境声音信息判断子女所处的场景,然后对子女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得到子女语音文本信息,根据子女所处的场景和语音文本信息以及预设的场景持续时间数据得到子女预计空闲时间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视频图像的动态捕捉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