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科软骨塑形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4007.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娥;龚树生;张斯;王琪妹;郑文蕊;朱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3201;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刘娟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科 软骨 塑形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科软骨塑形剪,包括剪刀柄和刀片;所述剪刀柄包括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均包括与刀片连接的头部和握持部;所述刀片包括通过咬合在一起实现对软骨的塑形和剪切的上刀片和下刀片,所述上剪叉体头部连接上刀片,所述下剪叉体头部连接下刀片;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形状与所需软骨形状匹配;上刀片和下刀片中至少一个设有弧形刀刃。实用新型通过刀片的设计可直接对软骨的进行塑形裁剪,操作便捷、精准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骨剪,具体地说是一种耳科软骨塑形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是中耳进展性、侵袭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修复材料的选择对于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及长期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软骨的生物及物理特性在中耳重建术中存在较大优势,因此软骨是中耳手术中理想的修复材料。软骨来源主要有自体软骨和同种异体软骨,按部位来源主要有耳屏软骨、耳甲腔软骨和三角窝软骨及鼻中隔软骨等。因此,软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耳手术,自体软骨最佳。在手术中,往往需要切取耳屏软骨及耳甲腔软骨用来行鼓膜修补、外耳道后壁重建修补、上鼓室外侧壁重建、覆盖于人工听骨表面等。
常规的软骨切取方法是分离暴露软骨后,由于软骨体积较小,需要用眼科剪剪下软骨,然后根据所需形状大小进行二次裁剪。此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前期对软件剪切全凭医生估计,精准度略低,如果裁剪过大,患者软骨损伤大,如裁剪过小无法应用于后面手术,很可能造成手术失败。2、由于耳屏软骨的特殊位置,裁剪不便,手术时间长,裁剪下来后还需要二次塑形操作,非常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裁剪软骨并同时对软骨塑形的耳科软骨塑形剪。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科软骨塑形剪,其中,包括剪刀柄和刀片;所述剪刀柄包括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均包括与刀片连接的头部和握持部;所述刀片包括通过咬合实现对软骨的塑形和剪切的上刀片和下刀片,所述上剪叉体头部连接上刀片,所述下剪叉体头部连接下刀片;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形状与所需软骨形状匹配;上刀片和下刀片中至少一个设有弧形刀刃。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的头部与握持部之间呈角度设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角度为120-150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为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设有非整圆弧或非整椭圆弧刀刃,所述下刀片设有可与其匹配成整圆形或整椭圆形的弧形刀刃。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均设有环形刀片。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背部设有弹性柱,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头部设有与其匹配的插口。
其中较优地,所述插口上设有用于止挡所述弹性柱旋转的止挡部。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背部设有螺纹柱,所述上剪叉体和下剪叉体头部设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插口。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刀片和下刀片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软骨塑形剪可由医疗器械领域可接受的塑料材质制成一次性器械,也可以制作成金属器械。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刀片的设计可直接对软骨进行塑形裁剪。刀片可设计为不同大小型号,根据所需软骨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刀片,使软骨裁剪更精准。刀片的形状也可设计为所需软骨的形状,刀刃可直接裁剪出规整的软骨片,边缘整齐光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4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敷贴治疗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便于多角度调节的LED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