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孔保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2100.8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2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严禹明;曲迎春;李自乾;庄建军;王晶淼;马艳红;马权;姜咏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2G3/04;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 ||
本发明涉及线束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孔保护套。过孔保护套包括卡座和套管,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形成有穿线口,卡座的侧壁开设有沿其周向的密封槽,密封槽能够与过孔密封卡接配合。套管包括支撑管、导向管和出线管,支撑管的一端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穿线口连通。出线管的一端通过导向管与支撑管呈预设夹角连通,出线管的另一端具有出线口,出线口能够抱紧线束。支撑管位于卡座的安装槽内,降低了过孔保护套的整体高度,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导向管对线束起导向作用,能够控制线束的折弯半径和出线方向,使得线束能够按照预定的折弯半径和出线方向进行穿线,减少线束穿孔后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孔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乘用车电子电气功能配置日益增加,车内的电子电器零部件和线束的数量也日趋增多,需要大量过孔保护套与线束配合使用,实现线束的走线布置。
在汽车车门的布线中,门基板内侧为干区,外侧为湿区,线束需要从门基板内侧穿出到其外侧,并保证内外侧隔离的密封性与防水性。但门基板的外侧空间狭小且有上下滑动的车窗玻璃升降滑轨。
现有的过孔保护套的整体高度较高,而且线束穿出过孔保护套后折弯半径大,导致占用的门基板的内部空间大。由于线束穿出方向不受控,可能会与车窗升降滑轨上的运动结构干涉,导致用户操作玻璃升降时划伤线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孔保护套,以减少线束穿孔后的占用空间,控制线束的出线方向,并实现过孔保护套与线束之间的密封安装和防水安装。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孔保护套,包括:
卡座,其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形成有穿线口,所述卡座的侧壁开设有沿其周向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能够与过孔密封卡接配合;
套管,包括支撑管、导向管和出线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穿线口连通;所述出线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向管与所述支撑管呈预设夹角连通,所述出线管的另一端具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能够抱紧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内包裹有波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保护套还包括
加强筋,所述支撑管、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出线管的部分外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为长圆形,以使所述密封槽为长圆形槽体。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连为一体;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顶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密封槽,所述穿线口贯穿所述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底壁的外缘向下延伸有柔性压边,所述第二卡接部的顶壁的外缘延伸有凸起,所述过孔过盈夹设于所述柔性压边与所述凸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卡座的厚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底面凸设有拉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口为长圆口,并与所述支撑管的内孔平滑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管在出线口的外缘设置有增厚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尘车的抑尘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