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管末端连接装置及匹配灌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874.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彩玲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图亿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74 | 代理人: | 邢振兰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端 连接 装置 匹配 灌食器 | ||
本发明涉及胃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胃管末端连接装置及匹配灌食器,包括胃管、连接管、管盖、喂食器管路;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胃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盖内壁设置有管盖内螺纹,所述管盖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喂食器的喂食器管路自由端内壁设置管路内螺纹,所述管路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实现管盖内部容易清洗食物残渣以及喂食器的管路与连接管连接状态不能自动断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胃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末端连接装置及匹配灌食器。
背景技术
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10一端经口插入胃部内,胃管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并且该端具有末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20、管盖30,所述连接管20一端与胃管10外侧端连通;所述管盖30一端面上开设环形凹槽31,所述环形凹槽31用于将连接管20自由端插入,使得管盖30对连接管20自由端密封。
当对患者喂食时,将管盖30从连接管20上取下,喂食器的管路40自由端嵌入连接管20内,喂食器将其内的食物经过胃管10推入患者体内;喂食完毕后,连接管20内壁上留有食物残渣,此时将连接管20自由端插入环形凹槽31内,必定有食物残渣位于环形凹槽31内,并且环形凹槽31狭窄不能彻底清洗干净,多次喂食后环形凹槽31内残渣增多,食物残渣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危害患者健康。再者多次喂食过程中,喂食器管路40多次插入连接管20内,造成后续两者插入式连接松动,喂食过程中喂食器的管路40与连接管20容易断开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管末端连接装置及匹配灌食器,实现管盖内部容易清洗食物残渣以及喂食器的管路与连接管连接状态不能自动断开。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胃管末端连接装置及匹配灌食器,包括胃管、连接管、管盖、喂食器管路;
所述连接管一端与胃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管盖内壁设置有管盖内螺纹,所述管盖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
喂食器的喂食器管路自由端内壁设置管路内螺纹,所述管路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
进一步,所述管盖的端壁上开设小孔,所述小孔是用于给患者喂水,并且塞钉可拆卸式嵌入小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管盖内壁、喂食器管路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即使多次喂食,由于喂食器管路内壁的管路内螺纹与连接管外壁上外螺纹螺纹连接,所以在喂食过程中喂食器管路与连接管不会自动脱离;又由于·管盖内没有狭窄的缝隙,方便清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连接管内的食物残留,实现管盖内部容易清洗食物残渣以及喂食器的管路与连接管连接状态不能自动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胃管、连接管、管盖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管盖的轴向视图;
图3为喂食器的管路插入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胃管、连接管、管盖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喂食器管路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管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彩玲,未经胡彩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