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智能盖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7629.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陈朕;孔德伟;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B41K1/02;B41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盖章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智能盖章设备,属于智能印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转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模块可沿着所述环形槽转动;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按压筒的内部并与所述转动模块相匹配,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模块转动;摄像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模块上;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按压筒的内部,用于为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摄像模块供电;其中,所述驱动模块通过驱动转动模块转动来带动摄像模块做圆周运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用于对盖章内容进行全方位拍照,本发明避免盖章内容在拍摄后被人更换,进一步保证了盖章内容的合法性,相较于传统的单个摄像头式印章,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印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联智能盖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印章一般都指定了专人保管,但由于人员疏忽或保管人员徇私等,常常会发生印章盗用现象,尤其是对于审批人不在盖章现场的情况,更容易出现盗用。
基于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智能印章,其中,可参见名称为“智能印章”公开号为CN 110406277 B的专利,该专利中记载了“审批者在外地出差时,摄像头和章体核对装置能够通过信息采集传送单元传递到审批者的手机上,进行内容和章头的核对,保证盖章正确,避免出现盖伪章的现象”,其能够通过摄像头来对内容进行核对。
但是在实际的盖章过程中,仅仅是通过一个固定的摄像头对内容进行拍摄是远不能够保证合约内容的准确性,一旦印章保管人员与对方人员串通,在审批者验证内容后更换合约或将合约中的部分文字进行替换,很容易造成所盖文件与实际审核文件出现差异,存在极大的漏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智能盖章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智能盖章设备,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
印章部,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内部,并沿着所述内筒的延伸方向滑动;
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内部,且所述锁定机构位于所述印章部的上方并与印章部相连接,用于锁定所述印章部;
挡板,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内筒内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印章部的下方,用于遮挡所述印章部,且所述印章部向下滑动时挤压到所述挡板,所述挡板转动将所述印章部暴露出;
按压筒,设置于所述外筒的顶部,所述按压筒的上方开口处设置有按压头,所述按压筒的表面沿着其外圆周开设有环形槽;
按压部,设置于所述按压头的底部,且所述按压部的底端可滑动的依次贯穿外筒和内筒并与锁定机构相连接;
转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模块可沿着所述环形槽转动;
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按压筒的内部并与所述转动模块相匹配,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模块转动;
摄像模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模块上;
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按压筒的内部,用于为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摄像模块供电;
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按压头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和锁定机构相连接;
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按压头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网络连接至用户终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出的解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解锁指令控制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通过驱动转动模块转动来带动摄像模块做圆周运动,所述摄像模块转动用于对盖章内容进行全方位拍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