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0109.1 | 申请日: | 202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明;王在伟;黄哲洙;韦华;罗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G02B27/64;G03B5/0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张蜜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棱镜 驱动 摄像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它解决了现有载体存在较大姿势差等技术问题。本防抖机构包括框架;载体,用于承载棱镜;弹片,连接于框架和载体使得载体悬浮于框架中,并且载体能够绕X轴转动和绕Y轴转动;动支撑机构,固定在框架并且活动支撑于载体上,动支撑机构用于消除载体自重下沉的姿势差。本发明优点在于:动支撑机构其起到一个对载体活动支撑承重的作用,使得载体消除了姿势差,解决了载体和镜头位置不一致导致的不同姿势,确保了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拍摄照片时,首先是入射光射入棱镜,通过棱镜的折射使得光方向发生变化。
传统的棱镜防抖采用X轴转动和Y轴转动实现防抖,棱镜承载体通过弹片悬空于底框中,在线圈通电之后,则可以达到防抖目的。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如上优点,但是,上述方案其有一个较大缺陷点,具体如下:当载体利用弹片安装于底框上后,由于载体的自重导致载体下沉,此时的棱镜载体位置变化而导致与透镜位置存在偏差,影响最终的拍摄效果,设计不合理。
其次,弹片作为主要支撑其导致每一次的棱镜载体位置与透镜位置存在偏差,弹片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防抖机构包括:
框架;
载体,用于承载棱镜;
弹片,连接于框架和载体使得载体悬浮于框架中,并且载体能够绕X轴转动和绕Y轴转动;
动支撑机构,固定在框架并且活动支撑于载体上,动支撑机构用于消除载体自重下沉的姿势差。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动支撑机构与载体采用面和多方位点的活动接触连接。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动支撑机构活动支撑于载体远离承载面一面的居中位置。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动支撑机构4沿着Z轴分布。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动支撑机构包括沿着Z轴分布的支撑顶针,支撑顶针一端固定在框架上并且支撑顶针的另一端抵于载体上,所述支撑顶针抵于载体上的一端端部和载体采用面和多方位点的活动接触连接。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支撑顶针抵于载体上的一端端部具有圆弧凸面,在载体远离承载面的一面设有供所述支撑顶针另一端插入的插入孔,在插入孔内设有3~N个棱锥面,所述的圆弧凸面和所述的棱锥面相切并且接触。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插入孔为盲孔,所述的棱锥面设于所述插入孔的孔底并且呈圆周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支撑顶针插入插入孔的一端外径小于插入孔的孔径。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载体远离承载面一面设有后凸加厚部,所述的插入孔沿着Z轴分布并且设于后凸加厚部上。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本机构还包括:
Y轴驱动组件,设于框架底部和后凸加厚部的下表面之间,Y轴驱动组件驱动载体绕Y轴转动。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后凸加厚部下表面的两块驱动磁石,在框架底部设有位于两块驱动磁石下方的Y轴驱动线圈。
在上述的防抖机构中,本机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密封拉索锚具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景区垃圾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