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3733.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男;张涛;李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业务 信道 交叉 干扰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没有一种合理、有效的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的技术问题。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包括:获取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的干扰水平;根据业务信道的资源占用信息和时隙干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的干扰影响参数;在干扰水平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干扰影响参数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业务信道接收功率谱的目标偏置功率或者业务信道调制编码级别的偏置值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调整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设备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制式下,存在多元化的网络应用场景。为了适应多元化的网络应用场景,需要为在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下的接入网设备配置不同的时频资源。然而,若相邻的两个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配置不同的时频资源,会造成相邻的接入网设备之间严重的交叉干扰。
目前,针对上述相邻的接入网设备之间严重的交叉干扰处理的方法主要为:物理隔离法或者关闭干扰时隙法。然而,物理隔离法在现实实施中存在很大场景限制;关闭干扰时隙法会限制接入网设备覆盖小区的下行容量,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目前没有一种合理、有效的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包括:获取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的干扰水平;根据业务信道的资源占用信息和时隙干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的干扰影响参数;在干扰水平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干扰影响参数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业务信道接收功率谱的目标偏置功率或者业务信道调制编码级别的偏置值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目标数据调整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设备参数。
由上可知,在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时,可以先获取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的干扰水平,然后根据业务信道的资源占用信息和时隙干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的干扰影响参数。后续,可以在干扰水平满足不同条件下,根据干扰影响参数确定不同的目标数据,并根据目标数据调整与目标数据对应的设备参数。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干扰水平的高低,调整不同的设备参数,合理、有效的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在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过程中,即不需要场地的限制,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受交叉链路干扰的时隙的干扰水平;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信道的资源占用信息和时隙干扰信息,确定业务信道的干扰影响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干扰水平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干扰影响参数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业务信道接收功率谱的目标偏置功率或者业务信道调制编码级别的偏置值中的至少一项;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目标数据调整与目标数据对应的设备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
该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确定、分流上述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降低业务信道交叉链路干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