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注水用柱塞泵的液力端拆卸工装及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3358.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培;厉昌峰;张峰;顾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注水 柱塞 液力端 拆卸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注水用柱塞泵的液力端拆卸工装及拆卸方法,拉拔螺杆的右端螺纹段旋接在座板的中心螺孔中,拉拔螺杆的右端设有方榫,拉拔螺杆的左端连接有工具本体,拉拔螺杆的左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工具本体右端面的本体沉孔中,工具本体左端面的本体中心螺孔中旋接有盘根拆卸筒,盘根拆卸筒的左端开口且右端面中心设有拆卸筒中心螺杆,拆卸筒中心螺杆向右延伸且旋接在本体中心螺孔中。工具本体的左部对称设有两个切削斜面,两切削斜面的右端相互靠拢,两切削斜面的中部沿左右方向对称设有导轨,导轨上分别设有可拉拔小函体的牙块。液力端拆卸时,无需进行大范围拆卸,单人即可进行操作,且极大缩短了维护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泵房维护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油田注水用柱塞泵的液力端拆卸工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油田注水用柱塞泵的液力端拆卸方法,属于油田注水用柱塞泵维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目前油田注水主要设备,主要包括动力端和液力端。动力端主要由曲轴箱、曲轴、轴瓦、连杆、十字头、中间杆及油封等部分组成。曲轴安装与曲轴箱中,曲轴的一端伸出曲轴箱外且安装有皮带轮,曲轴的曲拐处分别安装有连杆,各连杆的小端分别通过连杆销铰接有十字头,十字头位于缸套作水平往复运动,十字头右端的中心螺纹座中旋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的中段从油封盒组件中穿出,油封盒组件固定在曲轴箱的右墙壁上,中间杆的右端驱动液力端。
液力端包括泵头,泵头的中心孔道中设有柱塞,柱塞的左端伸出泵头外且左端头设有柱塞凸圈;中间杆的右端头设有中间杆凸圈,中间杆凸圈与柱塞凸圈通过连接方卡相互连接,使中间杆可以带动柱塞做水平往复运动,但是不传递扭矩。
泵头的左端固定有填料座,柱塞的中段从填料座的中心孔中穿过,填料座的填料函中填充有多道碳素填料,碳素填料的左端设有填料压环,碳素填料的右端压有填料压簧座,填料压簧座的右端压有填料压簧,填料压簧的右端支撑在小函体的左台阶中,小函体嵌于泵头的中心孔道中,且小函体的左端口与填料座的右端之间通过小函体密封垫实现密封。碳素填料的左端设有压盖螺母,压盖螺母旋接在填料座的左端外螺纹上,从左端通过填料压环将碳素填料压紧,填料压簧座在填料压簧的张力作用下,从右侧将碳素填料压紧。
小函体的右台阶上压有进液弹簧,进液弹簧的右端压在进液阀片的左端,进液阀片的右端抵靠在阀体总成上,阀体总成的右端抵靠在阀体堵头上,泵头中心孔的右端口外壁固定有堵头压盖,堵头压盖的内壁将阀体堵头压住。小函体为柱塞提供抽插的空间,并且为填料压簧和进液弹簧提供支撑空间,当柱塞向左移动时,小函体内腔产生负压,进液阀片打开,阀体总成完成吸水;当柱塞向由移动时,进液阀片关闭,阀体总成完成注水。
运行一段时间后,碳素填料会发生磨损,磨损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渗漏,此时必须停泵进行检修,更换新的填料。如果填料更换不及时,严重时会发生强烈的刺漏,导致大量注水液涌入中间箱体中,浸没中间杆与曲轴箱之间的密封座,注水液渗入曲轴箱中,导致润滑油乳化失效,发现不及时会造成设备更大的损失。
由于碳素填料位于填料座的深腔中,压入容易,但是难以取出,只有上方可供检修人员操作,两侧是中间箱体的墙壁或者是相邻的柱塞,空间十分有限。轴向的前方是中间杆,更是没有空间,使得取填料的工作十分费时费力。往往操作工需要大量拆卸周边空间中的零件,才能进行操作,眼睛仍无法直视填料座的内腔,只能凭手上的感觉用自制的带有弧形的长钩去钩取填料。即使这样,填料座函体最深处的填料仍然难以取出,容易导致旧填料取不干净就开始压入新填料,影响了密封效果,也缩短了检修周期。每次填料更换后,还需要复原安装周边的零件,工作量大,且检修频繁,对油田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顺利的情况下,每次更换填料加上拆装需要三或四人进行大约半天才能完成,操作难度高、工作量大。遇到结垢严重或螺栓锈蚀,时间还要顺延,经常需要一整天才能恢复生产,不但影响产量,还给井下带来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