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7776.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宇;陈刚;何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29C48/18;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邓玉璞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膨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层树脂膨胀胶,树脂膨胀胶包括位于两侧的外层膨胀胶以及设于两外层膨胀胶之间的中间层膨胀胶,其外层为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与车身钣金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确保钣金空腔的封堵性,中间层为聚乙烯膨胀胶,刚性较高便于安装,可免去骨架材料,除此之外,其制备方法通过三层共挤出工艺和裁切工艺实现的,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膨胀胶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膨胀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身膨胀胶的作用在于通过填充车身钣金空腔,阻断车身外的噪声和震动,确保乘坐的舒适性。目前树脂膨胀胶产品通常采用单一原材料通过注塑或挤出成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注塑成型通产会在浇口和流道中产生大量边角料,影响了膨胀胶的利用率,此外为了便于膨胀胶在钣金上的安装,通常还会通过注塑工艺将膨胀胶包在骨架材料上,这样不仅增加了车身自重而且还增加了膨胀胶产品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如何在保障树脂膨胀胶的使用效果的同时,设计一款结构简单的树脂膨胀胶并简化树脂膨胀胶的生产工艺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减少生产工序,加快生产效率,提高树脂膨胀胶的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树脂膨胀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树脂膨胀胶,所述树脂膨胀胶包括位于两侧的外层膨胀胶以及设于两外层膨胀胶之间的中间层膨胀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树脂膨胀胶设置有3层,所述树脂膨胀胶包括两层外层膨胀胶和一层中间层膨胀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外层膨胀胶为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所述中间层膨胀胶为聚乙烯发泡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的厚度为0.8-1.5mm,体积膨胀率为500%-250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发泡材料的厚度为0.8-1.5mm,体积膨胀率为500%-100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两所述外层膨胀胶为相同材质的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发泡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专利还公开了一种树脂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基于三层共挤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及聚乙烯发泡材料分别加入挤出机内;在一定挤出温度下通过挤出模具挤出;冷却后加工整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挤出机设置有两台,所述挤出模具为异形口模,所述异形口模包括多层模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树脂膨胀胶由多层树脂膨胀胶组成,其外层为乙烯基弹性体发泡材料,与车身钣金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确保钣金空腔的封堵性,中间层为聚乙烯膨胀胶,刚性较高便于安装,可免去骨架材料。除此之外,其制备方法通过三层共挤出工艺和裁切工艺实现的,结构简单,生产工序少,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膨胀胶利用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