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9266.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华;黎国雄;郑锋;何辉;罗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鑫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26 | 分类号: | B28B1/26;B28B1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种倒浆装置,包括铺设于倒浆机架的倒浆输送带和翻转组件;倒浆输送带用于输送通过石膏模夹具固定于模具放置板的石膏模;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翻转板;翻转板安装于翻转轴两端,翻转板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用于固定模具放置板;翻转电机传动连接翻转轴,用于驱动翻转轴转动以带动翻转板翻转。本申请利用倒浆输送带将石膏模送入翻转组件中进行翻转,使得石膏模完成倒浆过程,解决传统技术中人工倒浆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倒浆装置结构简单、倒浆快速,大幅提高倒浆效果;利用电机翻转倒浆,可实现任意速度,角度变化和停止,适应更复杂的倒浆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和解放劳动力;同时设置两组倒浆机构,可实现两种不同倒浆工艺产品同时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陶瓷行业中,日用陶瓷的制作成型多采用注浆成型法进行灌注,注桨成型法较为简单,即将坯料制成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型中,因石膏模有吸水性,所以,靠近模型内壁的部分泥浆中的水分,被多孔质的石膏吸吮而在石膏模内壁形成与模型内壁同样形状的泥层,这个泥层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厚。停一段时间后,倒掉多余泥浆,而靠近石膏模型内壁的泥料层则留在模型内;再过一段时间,泥层自然地收缩而与模型脱离,即可把形成的粗坯取出;
在石膏模经过注浆、吸浆步骤后,需要将石膏模内的多余的泥浆倒掉,这个过程称之为倒浆,倒浆需要将石膏模的注浆口由朝上变成朝下,将泥浆从注浆口倒出,传统技术中倒浆多为人工操作,不仅倒浆速度慢,而且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倒浆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倒浆输送带和翻转组件,利用倒浆输送带将石膏模送入翻转组件中进行翻转,从而使得石膏模完成倒浆过程,解决传统技术中人工倒浆效率低下的问题,且本申请的倒浆装置结构简单、倒浆快速,大幅提高倒浆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倒浆装置,包括铺设于倒浆机架的倒浆输送带和翻转组件;
所述倒浆输送带用于输送通过石膏模夹具固定于模具放置板的石膏模;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翻转板;
所述翻转板安装于所述翻转轴两端,且所述翻转板设置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固定所述模具放置板;
所述翻转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翻转轴,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翻转板翻转。
优选的,所述翻转板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的中部分别安装于所述翻转轴的两端;
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U型夹槽,所述模具放置板可插入所述U型夹槽以固定于所述翻转板。
优选的,所述翻转板一端的U型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倒浆输送带的输入端,所述翻转板另一端的U型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倒浆输送带的输出端;
所述倒浆输送带从其输入端输送所述模具放置板插入所述U型夹槽,所述翻转组件翻转所述模具放置板后,所述倒浆输送带输送所述模具放置板离开所述U型夹槽。
优选的,所述石膏模夹具包括夹持组件和夹持端驱动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固定安装于模具放置板,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端固定架,所述夹持端固定架纵横交叉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丝杆、第二传动丝杆、第一辅助导杆和第二辅助导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和所述第一辅助导杆用于安装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传动丝杆和第二辅助导杆用于安装第二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
所述夹持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丝杆进行传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一辅助导杆做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鑫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智鑫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