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659.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25/06 | 分类号: | B23B2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创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1 | 代理人: | 周锟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异型 车削 工装 装置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包括:定位基座,配置有定位折弯异型件一端的通孔和能够安装于车床上的安装部;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基座上;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的另一端。该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可以对折弯异型件进行定位,以便于车床刀具对其进行车削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车削是最为常见的零部件加工方式。车削主要是依靠车床刀具和旋转轴的相对运动,将待加工的原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结构尺寸。由于普通车床的装夹和加工的特点,所以在车削中所加工的零部件一般都是以圆柱形回转件为主,加工的原材料也是以圆柱棒料为主。而随着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使用的工作环境日益特殊和复杂,所以对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结构和性能有着特殊的要求。对于不规则的零件(如加工的零件有转角要求即加工零件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加工时,采用普通的车削加工是很难做到对于不规则零件的加工,因为普通的车床的装夹主要是利用三爪卡盘进行装夹固定,对于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不规则零件,车床的三爪卡盘很难进行装夹。对于这种不规则的零件称之为异型件,本发明主要是一种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的设计。
目前由于普通车床对折弯异型件的定位较为困难,其对于折弯异型件的车削加工会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该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及装夹定位方法可以对折弯异型件进行定位,以便于车床刀具对其进行车削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所述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定位基座,配置有定位折弯异型件一端的通孔和能够安装于车床上的安装部;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基座上;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定位基座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定位基座包括:安装于所述车床上的底座本体、以及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用于放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的定位空隙;其中所述通孔配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定位空隙能够限制所述夹持机构的移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贯穿所述夹持机构的驱动轴和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上的操作部;其中所述驱动轴能够转动一角度,使得所述夹持机构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空隙的底面上的定位板以及套接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夹板;其中所述夹板能够沿所述定位空隙所限制的长度方向朝靠近所述定位板或远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至一位置时,能够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以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折弯异型件的装夹定位方法,所述折弯异型件的装夹定位方法使用上述的折弯异型件车削加工装夹装置,且配置有朝向所述定位折弯异型件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折弯异型件的装夹定位方法包括:建立虚拟坐标系,其中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处于所述虚拟坐标系的中点,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激光传输方向与该虚拟坐标系的X轴相平行,所述虚拟坐标系被配置为直角坐标系;控制夹持机构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控制所述定位基座在所述虚拟坐标系的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并通过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距离;确定在所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各自的所述距离的变化值超过预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所对应的两个位置;基于所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各自对应的两个位置确定所述折弯异型件的中心点,以完成所述折弯异型件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控制夹持机构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包括:配置有检测所述夹板与所述折弯异型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所述夹持机构逐步增加所述夹板与所述折弯异型件之间的压力以夹持住所述折弯异型件,在所述夹板与所述折弯异型件之间的压力等于预设定的压力阈值时,停止增加所述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