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8066.3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张海芹;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N1/02;C12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氯酚菌群 原位 筛选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筛选、原料培养、原料驯化、细菌提取、细菌复筛。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一是通过在原料培养时,原料表面涂抹培养基,并使用热风机加热,能够在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密封的壳体,不但能够保持细菌始终处于无氧环境,同时还能培养细菌;二是通过在原料颗粒的外侧设置多层培养基,能够将细菌吸引到颗粒表面,使得细菌集中分布在原料颗粒的表面,方便之后逇提取与筛选;三是通过在菌剂混合时,采用滴加混合,能够减小细菌之间的排斥,提高菌剂之间混合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酚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酚是氯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基本结构是氯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根据氯原子取代的位置及数目,形成结构及性质相似的各种氯酚类物质,大量环境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氯酚可经口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长期接触或摄入可引起皮肤瘙痒、出疹、头昏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过量摄入会引起急性中毒,具有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及致癌性;
目前,现有的降解氯酚菌群制备时,由于细菌分布不均,且均分部在污泥的内部,因此在细菌提取时,不但容易导致细菌提取不充分,同时还会导致细菌提取难度大,严重影响细菌的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及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解氯酚菌群的原位筛选,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筛选:选取带有厌氧颗粒的污泥,并在真空中搅拌,之后挤压成直径在5-6mm范围内的原料颗粒;
原料培养:在筛选后的原料颗粒外部均匀涂抹培养基,并使用热风机对原料颗粒加热,待培养基将原料颗粒包裹起来,得到厌氧原料;
原料驯化:对厌氧原料放入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驯化,驯化后采用稀释倍数法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细菌提取:对驯化后的细菌进行分离和钝化得到试剂,之后再向试剂中添加氯酚,得到初筛菌液;
细菌复筛:将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涂布培养,待长出菌体后,用灭菌针挑出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待液体培养基中长出菌株后,摇匀菌液,直到从细胞形态鉴定确认为单一菌体为止;
菌剂:将通过上述步骤制得各种厌氧菌混合,并放入氯酚溶液中浸泡,得到菌剂。
优选的,原料筛选时,将污泥与琼脂倒入真空搅拌机中搅拌,搅拌后倒入制粒机制成原料颗粒。
优选的,在原料颗粒表面涂抹培养基时包括以下步骤:
初步涂抹:先涂抹直径在1-2mm范围内的琼脂颗粒,再使用热风机以50-58℃的温度对琼脂颗粒的外部加热,加热2-3min后,得到第一层密封层;
二次涂抹:在第一层密封层的外部涂抹直径在0.5-1mm范围内的琼脂颗粒,再使用热风机以65-75℃的温度对琼脂颗粒的外部加热,加热4-6min后,得到第二层密封层;
三次涂抹:在第一层密封层的外部涂抹直径在0.1-0.2mm范围内的琼脂颗粒,再使用热风机以76-80℃的温度对琼脂颗粒的外部加热,加热4-6min后,得到第三层密封层。
优选的,原料培养中,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浸汁50-56份、蛋白陈12-18份、琼脂40-45份、麦芽糖20-40份、胰蛋白陈5-8份、营养肉汤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8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