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哈茨木霉菌的规模化高产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556.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春;房华;左权;张涛;娄树军;李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和众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3/0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刘子成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哈茨木 霉菌 规模化 高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菌的规模化高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种:将固体发酵培养基经过125℃高温灭菌处理,然后再进行冷却,同时接种哈茨木霉菌种;S2、发酵:将接种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用固体发酵罐进行培养发酵,即可得到固体发酵产物;S3、制备:将步骤S2中的固体发酵产物经干燥和分离得到哈茨木霉菌孢子粉和发酵产物;本发明通过固体发酵培养基采用大叶麸皮、挤压膨化果渣和木屑,用大叶麸皮次粉含量高,营养更全面,通透性好,用木屑能够提供纤维质,主要刺激产纤维素酶,通透性好,挤压膨化果渣能提供酸性环境,通透性好,从而能够提高哈茨木霉菌的孢子产量与有效活菌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哈茨木霉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哈茨木霉菌的规模化高产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哈茨木霉按照传统分类系统属于无性型真菌、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和木霉属中的一员。木霉属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森林、坡沟、农田和草地等潮湿的生境中,土壤、枯枝、落叶和腐木等植物残体以及其它真菌的子实体都是其生长基物,其物种丰富多样。木霉菌是一类重要的自然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木霉属中应用最多的是哈茨木霉,用哈茨木霉制成菌剂作为生物防治制剂已广泛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在农业领域,国际上已有50余种木霉生防制剂或菌肥产品注册登记,并进行商业化生产,利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 Rifai和绿木霉T.virens Arx生产的商业制剂TRICHODEXXTM和Soil-GardTM被广泛用于各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
但是,哈茨木霉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菌丝生长过于旺盛,而孢子产量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哈茨木霉菌的规模化高产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哈茨木霉菌的规模化高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种:将固体发酵培养基经过125℃高温灭菌处理,然后再进行冷却,同时接种哈茨木霉菌种;
S2、发酵:将接种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用固体发酵罐进行培养发酵,即可得到固体发酵产物;
S3、制备:将步骤S2中的固体发酵产物经干燥和分离得到哈茨木霉菌孢子粉和发酵产物;
所述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包括:发酵PH为5.5-5.8,培养时间为120小时。
优选的,湿度控制过程包括:0h<t≤48h湿度为80-90%,48h<t≤108h湿度为70-80%,108h<t≤168h湿度为60-70%。
优选的,通风控制过程包括:0h<t≤24h不通风;24h<t≤108h间歇通风,间歇时间2-3h/次,通风时间12-18min/次,通风量0.4-0.6vvm;108h<t≤168h间歇通风,间歇时间5-6h/次,通风时间17-23min/次,通风量0.1-0.3vvm,t代表发酵时间。
优选的,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的接种方式:利用固体发酵罐进行负压接种,配合罐内主风机内循环系统,包子均匀分散接种到每个网盘上。
优选的,接种后培养温度为34℃,孢子更快萌发,培养40小时进入菌丝生长期,调温30℃,48小时后菌丝生长旺盛期,60小时后进入孢子着生期,调节温度至25℃,低温刺激产孢,120小时成曲,物料生长透彻,孢子着生均匀。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方式:采用真空干燥技术对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干燥处理。
优选的,在步骤S3中,哈茨木霉菌孢子粉:固体发酵培养基粉和载体总量的重量比为1:(10-20)。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固体发酵培养基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大叶麸皮30-60%、挤压膨化果渣20-50%、木屑3-20%和调节水分含量6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和众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和众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流体单元及导流装置
- 下一篇:冷却支撑件、除尘装置及烟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