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6812.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滇文;李勇爱;尹华斌;孟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水囊 撑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所述的椎间水囊撑开装置包括注水管道和水囊本体;所述的注水管道呈“Y”型结构;所述的水囊本体设于注水管道上侧两端,且水囊本体底部平面与注水管道之间分别为一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注水管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的水囊本体常规状态下呈平面状,注水膨胀后为立方体状;所述的水囊本体为双层结构或加长结构,采用医用加厚PVC材料制成。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且多样化、价格便宜、体积小,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能够保证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终板应力过大而导致损伤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可以植入体积更大的椎间融合器,有助于植骨骨性融合,可以更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前凸及冠状面平衡,同时还可以间接减压,从而减少神经损伤及粘连。由于该手术方式入路损伤小,是较新的脊柱外科手术方式,所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间接减压的目的,OLIF手术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椎间隙撑开,由于OLIF手术操作空间比较狭小,故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金属片状撑开器或者试膜撑开器,更有术者甚至是直接放弃了撑开器,而直接将cage(椎间融合器)敲入椎间间隙。以上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对于片状撑开器来说,在撑开椎间隙时,支撑片的边缘始终与两椎体上下终板抵接,而支撑片又比较薄,终板与支撑片的接触面积就会很小,这样就会导致终板的局部压强过大,极易造成破损;对于试膜撑开器来说,试膜需要逐渐打入两椎体之间,而在初始打入时只有试膜前端的局部区域与上下终板接触,因此该种撑开方式同样存在由于终板的局部压强过大而导致终板破损的风险;而直接将cage敲入椎间间隙的方式同样存在上述诸多问题;此外,片状撑开器和试膜撑开器均有多种尺寸规格,不但价格方面较贵,且在撑开椎间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由小到大逐级试用不同尺寸的撑开器,直至确定能够将椎间隙撑开的合适尺寸的撑开器,这使得手术过程较为繁琐。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0162715.6,申请日20170222,专利名称为: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公开了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用于腰椎后路滑脱复位及植骨融合内固定等手术中撑开椎间隙,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包括椎间插入片与撑开钳,椎间插入片包括片体、支撑部与连接头,撑开钳包括钳头与钳柄;支撑部设在所述片体后端,连接头设在所述支撑部上,连接头用于连接撑开钳的钳头,钳头上设有与连接头相配合的凹槽。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一种椎间隙撑开装置,采用椎间插入片与撑开钳的结合设计,可以简单有效的地撑开椎间隙,并且做到撑开的间隙内外宽度相近,不会出现撑开的椎间隙前窄后宽的情况,避免强行置入椎间融合器或试模时出现终板骨折及椎间融合器塌陷等问题,有利于手术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从而减轻病人痛苦;但是该实用新型中的装置仍然存在椎间隙撑开过程中终板损伤的风险,以及撑开操作方式较为繁琐的问题。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体积小,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能够保证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终板应力过大而导致损伤风险的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体积小,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椎间撑开手术操作使用,且能够保证与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终板应力过大而导致损伤风险的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水囊撑开装置,所述的椎间水囊撑开装置包括注水管道和水囊本体;所述的注水管道呈“Y”型结构;所述的水囊本体设于注水管道上侧两端,且水囊本体底部平面与注水管道之间分别为一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注水管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的水囊本体常规状态下呈平面状,注水膨胀后为立体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注水管道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6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