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918.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成;翟立锋;李磊;仲月;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登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2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峰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防水 用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包括3根线芯、外护套,线芯由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组成,导体为中心圆单线、内层梯形单线、外层“Z”形单线组成的绞合紧压铜导体,采用导电性油膏填充,外层绞合节径比10~30;绝缘层为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三层共挤;金属屏蔽层为内层半导电阻水带、矩形铜线、无缝铜带、外层半导电阻水带组合结构;3根线芯中心采用马鞍式弹性半导电阻水填条。本发明设计了复合型金属屏蔽层,使电缆具有优异的电磁兼容特性,通过导体填充油膏、金属屏蔽层、包带阻水带、线芯设置马鞍式填充芯和挤压式护套等结构,实现了电缆优异的纵向阻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
背景技术
一些使用场合需要电缆具有优异的防爆(电磁兼容)、防水(纵向阻水)和耐冲击(抵抗外界损伤)等特性;然而有时客户设计方会要求电缆产品为中压等级(电场强度高)且总体材质为塑料类(柔性差且整体结构较为疏松),因此实现以上的使用特性就较为困难。现有市场和用户使用的产品,多为圆形绞合铜、单层铜带屏蔽、成型条填充、挤管式外护套的普通电缆,此类电缆因导体紧压系数不高和填充有通道,其阻水性能较差;屏蔽结构单一而电气泄漏较大,其电磁兼容性能不佳;线芯结构不紧凑,且中心和外护套无弹性,整体抗冲击性能并不理想。亟需开发升级替代产品,从导体工艺、屏蔽形式、线芯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创新,在实现以上性能的基础上创造较高的技术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包括3根线芯、外护套,所述线芯由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组成,所述导体为中心圆单线、内层梯形单线、外层“Z”形单线组成的绞合紧压铜导体,采用导电性油膏填充,外层绞合节径比10~30;所述绝缘层为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三层共挤;所述金属屏蔽层为内层半导电阻水带、矩形铜线、无缝铜带、外层半导电阻水带组合结构;所述3根线芯中心采用马鞍式弹性半导电阻水填条。
优选的,所述线芯成缆绞入角不大于10度。
优选的,所述电缆采用刚性包带间隙绕包,绕包间隙率200%~300%。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为橡塑共混型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外层绞合节径比18。
优选的,所述导电性油膏为铁路系统用通信线缆的阻水膏加入高目数碳粉。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导体为中心圆单线、内层梯形单线、外层“Z”形单线组成的绞合紧压铜导体,内层单线的设计能够保证导体具有更小的渗水通道,外层单线的设计能够保证绞合层形成自锁,设计的外层绞合节径比使导体具有更高的紧压系数,表面电场分布也更加均匀;采用导电性油膏填充,保证导体圆整度和光洁度,纵向阻水性能和电缆低放电特性均得到充分实现;
2)本发明金属屏蔽层为内层半导电阻水带、矩形铜线、无缝铜带、外层半导电阻水带组合结构,矩形铜线+无缝铜带使电缆具有优异的电磁兼容特性,内、外层采用半导电阻水带作屏障,保证屏蔽层兼有纵向阻水和低放电特性,并可以实现成缆绞合时缓冲电接触;
3)本发明3根线芯中心采用马鞍式弹性半导电阻水填条,成缆后采用刚性包带间隙绕包,保证线芯中心阻水和屏蔽线芯耐外界冲击,并易于外护套挤出时嵌入;线芯成缆绞入角不大于10度,有效缓解了各线芯与模具间的摩擦程度;
4)本发明通过导体填充油膏、金属屏蔽层、阻水带隔断、线芯设置马鞍式填充芯和挤压式护套等结构形式,实现了本电缆优异的纵向阻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防爆防水用电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登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登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