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606.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张光睿;温永清;潘文龙;尹健;秦晓婷;邓冠南;吴德平;刘金龙;赵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C2/54;C03C17/36;F24D13/02;F24D19/06;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中空 加热 玻璃 幕墙 | ||
1.一种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开关(1)、电源(2)、温度传感器(3)、框架(5)、中空红外反射导电玻璃;
所述中空红外反射导电玻璃包括室内侧红外反射导电玻璃(6)、室外侧普通玻璃(7)、导电银浆层(8)、稀土纳米隔热涂层(9)和导电反射层(11);
所述室内侧红外反射导电玻璃(6)和室外侧普通玻璃(7)之间间隔12mm,并形成空气层(10);所述室内侧红外反射导电玻璃(6)正对室外侧普通玻璃(7)的一侧涂覆有导电反射层(11),导电反射层(11)边缘设有厚度为1.5-100nm的导电银浆层(8),导电反射层(11)上还涂覆有稀土纳米隔热涂层(9);所述稀土纳米隔热涂层(9)的厚度为0.5-80nm,所述导电反射层(1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导电反射层(11)的厚度为211-530nm;
所述中空红外反射导电玻璃安装在框架(5)上,所述导电银浆层(8)上还焊接有电极及连接电路;所述框架(5)上设有导电银浆层连接处(4),导电银浆层连接处(4)与温控开关(1)和电源(2)形成闭合回路;所述中空红外反射导电玻璃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与温控开关(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为FTO、ATO、ITO、X-ZnO、X-IMO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X为B、Al、Ga、In、Sc、Y、Si、Ge、Sn、Pb、Ti、Zr、G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为Al掺杂ZnO,其中ZnO:Al2O3质量比为(85-96): (4-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为FTO和Ga掺杂ZnO的混合物,其中SnO2:F质量比为(89-95):(5-11),ZnO:Ga重量比为(90-97):(3-10),FTO与Ga掺杂ZnO质量比为(40-50):(5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通过磁控溅射、反应热蒸发、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外延、喷射热分解法、脉冲激光沉积法或溶胶-凝胶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一体化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纳米隔热涂层(9)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稀土硼化物与铯钨青铜粉搅拌混合后,分散于分散介质中,随后将分散液砂磨并超声后制备出分散均匀的高透稀土纳米复合隔热浆料,向纳米复合隔热浆料中加入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透明空心玻璃微珠、稀释剂和成膜助剂,搅拌均匀并超声分散,得到高透稀土纳米隔热涂料,将该涂料涂刷在玻璃基板上形成稀土纳米隔热涂层(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型中空加热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硼化物为硼化镧、硼化铈、硼化钐、硼化铕、硼化镨、硼化钕、硼化钆、硼化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6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型加热夹胶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