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3315.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东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新西兰奥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解质 llzo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核与包覆与所述内核外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具体为固态电解质LLZO,所述包覆层具体为固体电解质LATP,其制备方法在高温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能够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来减少LLZO表面的碳酸锂含量,并通过将另一种固体电解质材料LATP作为包覆材料均匀包覆在LLZO表面,因为LATP在空气中稳定,包覆了LATP的LLZO在空气中也稳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不对材料造成负面影响,可以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锂离子电池在数码、电动车的规模化运用,锂离子电池备受青睐。但锂离子电池目前使用的液态电解质安全性很差,常常引发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未来的趋势是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而LLZO固态电解质电导率较高,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固态电解质。但LLZO表面性能不稳定,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层,不利于材料应用。
目前针对LLZO表面不稳定的改进方法主要有包覆法:在LLZO表面包覆一层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如三氧化二铝等,通常会降低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另外,有的包覆法使用复杂的包覆手段,增加了材料加工成本,降低了材料一致性,导致难以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LLZO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材料表面易产生碳酸锂层,且工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包括内核与包覆与所述内核外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具体为固态电解质LLZO,所述包覆层具体为固体电解质LATP。
优选的,所述LLZO为Li7La3Zr2O12。
优选的,所述LATP为Li1.3Al0.3Ti1.7(PO4)3。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上述固态电解质LLZO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内核粉末;
步骤2,检测内核粉末表面的碳酸锂含量;
步骤3,根据步骤2测得的碳酸锂含量,按照化学计量比称量钛源、铝源以及磷源,放入混合机与步骤1所得的内核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一装入匣钵,并置于辊道窑内900-1000℃处理6h,经过除铁过筛后,得到目标产品。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钛源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铝源为纳米三氧化二铝;所述磷源为磷酸二氢氨、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步骤4中,辊道窑内处理时需要通入气体以带走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制备内核粉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化学计量比称量锂源、镧源、锆源,并放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二;
步骤b,将所述混合物二装入匣钵,并置于辊道窑内900-1000℃处理16h,得到LLZO;
步骤c,将步骤b所得的LLZO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得到内核粉末。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所述镧源为纳米三氧化二镧;所述锆源为纳米二氧化锆。
优选的,步骤b中,辊道窑内处理时需要通入气体以带走反应产生的水蒸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东,未经王伟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