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743.7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平;梁伟;何炳;王樯;沈林林;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外包 烧结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包括:一炉心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心管(13)的上端开口,所述炉心管(13)的下端设有一与炉心管(13)内腔相连通的气管(14);一抽风罩(4),所述抽风罩(4)的上端开口,所述抽风罩(4)的底端密封固定于炉心管(13)的管体外侧,并且所述炉心管(13)的上端开口置于抽风罩(4)的内壁间;还包括用于进棒的烧结组件,所述烧结组件位于炉心管(13)的上方;所述烧结组件包括一竖直的烧结引杆(1),围绕所述烧结引杆(1)从上至下依次间隙配合设有第一盖合件、第二盖合件以及第三盖合件;使用烧结组件进棒过程中,所述第一盖合件能够盖合于抽风罩(4)的上端开口并且在二者之间形成一抽风腔室;所述炉心管(13)与抽风罩(4)内壁相对的管体外侧还设有一支撑件,所述第二盖合件能够盖合于支撑件的上表面并且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调压腔室;所述第三盖合件能够盖合于炉心管(13)的上端开口;并且被盖合后的所述炉心管(13)上端开口置于调压腔室的内部,所述调压腔室置于抽风腔室的内部;所述调压腔室的一侧设有压力检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调压腔室中的气体压力;所述抽风腔室的一侧设有可调风量式抽风装置,用于控制抽风腔室内的气体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盖合件为风罩盖板(3),所述第二盖合件为密封罩(16),所述第三盖合件为烧结盖板(7),所述支撑件为固定于炉心管(13)管体外侧的法兰(17);所述风罩盖板(3)、密封罩(16)以及烧结盖板(7)可滑动地套接于烧结引杆(1)外侧,向下移动烧结引杆(1),所述风罩盖板(3)、密封罩(16)以及烧结盖板(7)均能够依附于烧结引杆(1)跟随向下移动;当风罩盖板(3)盖合于抽风罩(4)的上端时,所述风罩盖板(3)不再移动;继续向下移动烧结引杆(1),所述密封罩(16)盖合于支撑件上时密封罩(16)不再移动;继续向下移动烧结引杆(1),所述烧结盖板(7)盖合于炉心管(13)的上端时烧结盖板(7)不再移动;最终所述烧结引杆(1)能够伸入至炉心管(13)内腔中的设定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盖板(3)、烧结盖板(7)的上侧分别对应设有一套装于烧结引杆(1)外侧的石英环101(2)、石英环201(6);所述密封罩(16)的上侧设有一套装于烧结引杆(1)外侧的石英环301(15);所述石英环101(2)、石英环201(6)、石英环301(15)均与烧结引杆(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连接;所述炉心管(13)内的部分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石英环201(6)与烧结引杆(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调压腔室内,所述调压腔室内的部分混合气体能够通过石英环301(15)与烧结引杆(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抽风腔室内;其中,所述石英环301(15)与烧结引杆(1)之间的间隙小于石英环201(6)与烧结引杆(1)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使得进入调压腔室内的气体量始终多于溢出调压腔室内的气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18),所述调压腔室的一侧留有开孔,所述压力传感器(18)安装于开孔中;所述可调风量式抽风装置包括设置于抽风罩(4)一侧并且连通抽风腔室的抽风管(5),所述抽风管(5)的管体上还设有能够控制抽风管(5)开合度的抽风阀。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氦预制棒外包烧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心管(13)的下端设有一与炉心管(13)内腔相连通的气管(14),所述烧结引杆(1)的底端连接预制棒疏松体(12),所述烧结引杆(1)与疏松体(12)之间的连接处还设有双层限流隔热机构,所述双层限流隔热机构与炉心管(13)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缝隙,高温烧结时所述炉心管(13)内的混合气体能够通过气流缝隙上升至炉顶;并且所述双层限流隔热机构还在炉心管(13)的内腔中围出一半封闭槽,所述半封闭槽的外侧与气流缝隙相连通,使得所述气流缝隙中的一部分混合气体能够分流至半封闭槽中,从而减弱混合气体的流速同时降低混合气体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7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