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200.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大亮;朱建国;张思坤;魏学峰;闫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1/36;F16K31/0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史晓丽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卸荷盘式 磁极 大通 径两位 三通 电磁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具体涉及一种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用于解决现有两位三通电磁阀无卸荷大通径设计时所存在的打开关闭响应慢,结构尺寸及重量偏大,进而限制进排气通道能力,影响3000N以上大推力发动机的响应性能的不足之处。该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壳体、外衬环、内衬环、排气阀座、进气阀座、阀芯杆、复位弹簧、磁盘以及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具体涉及一种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快响应大推力轨控发动机中,系统有时要求控制阀应满足3000N以上大推力发动机的大流量及高压力工况需求,同时还应实现打开关闭响应快、结构轻质化及阀门流阻损失低等性能。为了满足上述方案,通常采用两位三通的电磁副阀和两位两通的气控主阀组成的电动气阀结构,其中电磁副阀控制气体的通断换向,实现对主阀控制腔的充气建压和排气泄压控制,利用控制腔气压的变化实现对主阀的打开及关闭控制。
由于系统控制腔气压高,传统的无卸荷两位三通电磁副阀大通径设计时,需要较大的电磁吸力及电磁铁结构才能满足动作及流通要求,且设计的电磁副阀打开关闭响应慢,结构尺寸及重量偏大,导致进排气通道能力受限,影响主阀的充放气速度及气控推进剂主阀的打开关闭速度,进而影响到3000N以上大推力发动机的响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两位三通电磁阀无卸荷大通径设计时所存在的打开关闭响应慢,结构尺寸及重量偏大,进而限制进排气通道能力,影响3000N以上大推力发动机的响应性能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全卸荷盘式磁极大通径两位三通电磁阀,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阀体、电磁壳体、外衬环、内衬环、排气阀座、进气阀座、阀芯杆、复位弹簧、磁盘以及线圈;
所述阀体与电磁壳体对接形成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外衬环,外衬环和阀体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外衬环和电磁壳体之间形成第三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内衬环,内衬环的内壁上沿径向设有环形凸起的排气阀座,所述阀体内部在与排气阀座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凸起的进气阀座;
所述线圈设置在电磁壳体上;所述磁盘位于第三腔室内,并与线圈的位置相对应,磁盘外壁与电磁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位于电磁壳体上的盲孔内,盲孔的开口端与第三腔室连通;
所述阀芯杆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段、连接段和阀芯;所述导向段一端与复位弹簧连接,另一端侧壁与所述外衬环内侧紧密贴合,导向段固定镶嵌有所述磁盘;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内衬环之间保持间隙;所述阀芯位于排气阀座、进气阀座与内衬环内壁之间形成的通排气腔室内,阀芯外壁与内衬环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阀芯与排气阀座接触时形成排气端密封面,阀芯与进气阀座接触时形成进气端密封面;
所述导向段外径c、排气阀座内径b以及进气阀座内径a相同;
所述阀体外表面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阀体内部设有进气流道,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流道与设置在进气阀座之间的通气孔连通,并且进气口与外部控制气源连接,所述出气口的内端与通排气腔室连通,外端与气动控制主阀的活塞腔连接,所述排气口通过设置在阀体、外衬环内的排气流道与第二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腔室通过设置在阀体、外衬环内的进气流道与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磁盘与线圈间设有隔磁环。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与排气阀座、进气阀座接触处均设有密封环;所述外衬环内侧与导向段的贴合处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外衬环外侧与电磁壳体、阀体的接触面均设有密封环;所述内衬环与外衬环、阀体的接触面均设有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面积软弱路基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