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627.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潇;段崇森;于江华;陈寒风;高永强;陈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杭清涛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垃圾 中转站 渗滤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微电解单元、膜处理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相连通的调节池和气浮池,气浮池上设有加药罐,气浮池内设有气浮机,气浮池出水口处铺设有刮渣机;微电解单元包括一组铁碳微电解柱;膜处理单元包括一级DTRO膜处理设备和二级DTRO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本发明的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系统结构紧凑,结构集中,能为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修建小型垃圾中转站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垃圾处理厂远离市区,因此修建了越来越多的垃圾中转站来避免由垃圾直接转运而导致成本的升高。而目前,国内的中小型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压滤液和地面冲洗水大多直接排入到城镇市政管网中,高浓度且难降解的有机物(通常COD8000 mg/L)会冲击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大量的悬浮物也会导致市政管网的堵塞,加剧我国的黑臭水体现象。因此,必须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如厌氧-好氧发酵工艺为主的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结合混凝沉淀、反渗透等处理技术虽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出水,但是却也有难以克服的使用缺陷。如申请专利号CN201720730310.8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装置,该专利依次构建了一级硝化池、二级硝化池、二级消化池和MBR系统,但由于垃圾渗滤液中的BOD和COD浓度较高、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也较高、水质水量变化也较大,单纯的采用生化处理设施不能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申请专利号CN201911140557.4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净化装置,该装置搭建了升流式氧化池、兼性池、亚硝化反应池、厌氧氨氧化池和泥水分离自,虽然实现了有机物、氨氮和磷的达标处理排放,但该专利设计所需要的土地资源较多,并不适合于建在居民区附近的小型垃圾中转站的大规模使用。
此外,以电氧化为主配合电絮凝、膜过滤的处理方法,一般经过催化氧化降解难度大、成本高的垃圾渗滤浓缩液,使其达到收纳水体的排放标准。如申请专利号CN202010733387.7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电极及处理方法,该专利的电极材料为钛基钌铱钛镨氧化物,但是此类电极价格昂贵,以此法为主处理渗滤液电极损耗较重且工艺耗电量巨大,电解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和有毒有害的氯气,不适合在小型垃圾中转站规模应用。申请专利号CN104478157A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处理方法,该专利采用了电解和臭氧氧化串联工艺,虽然也能提升处理效果,但是浓缩液中的腐殖酸会与活性氯反应生成有毒副产物,从而产生了更高的毒性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现有垃圾中转站的现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功解决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