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电灼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921.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建;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良性 皮肤 生物电 治疗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具体是一种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电灼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平设置供患者躺卧的治疗床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治疗床一侧的共鸣火花电疗装置;所述共鸣火花电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主机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下方并正对所述治疗床的电极;该设备利用动力装置带动圆轴转动从而驱动转动件和其上的电极跟随转动,同时利用齿轮组带动转轴和丝杠转动,从而驱动电极在绕圆轴转动的同时向靠近圆轴中心处移动,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复合成盘旋运动,从病损外缘相中心靠拢对病损处进行电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持操作而言,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且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备,具体是一种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电灼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统称,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手段中包括了电灼疗法,它主要是用于去除疣、毛细血管瘤、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等。
电灼主要是通过局部共鸣火花电疗仪对表皮处的病损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电流强度,电极沿病损边缘向中心电烙,去掉病变组织,再以火花放电灼除残存。电灼治疗基本通过医护人员手持电极对病损处进行治疗。
但是医护人员手持移动并不精准,不同部位的停留时间以及移动的轨迹均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治疗效果不佳不说,还需要消耗较大的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电灼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电灼治疗设备,包括水平设置供患者躺卧的治疗床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治疗床一侧的共鸣火花电疗装置;
在所述治疗床的一侧沿治疗床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同活动支臂下部固定,且所述活动支臂上安装有可调高度的安装平台,所述共鸣火花电疗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所述共鸣火花电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主机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下方并正对所述治疗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主机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极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通过盘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盘旋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转动组件和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直线进给组件,所述电极同所述直线进给组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动力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平台并与之通过轴承连接的圆轴、以及固定在所述圆轴下端的转动件;
所述圆轴的上端同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线进给组件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且直线进给组件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圆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线进给组件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下方的丝杠、同所述丝杠螺纹配合的套管、固定在所述套管下部的连接件,所述套管的上部转动安装有同所述转动件的底面滚动贴合的限位轮,电极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
所述丝杠连接所述传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方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一端的齿轮、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下部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盘;
所述转轴通过皮带与所述丝杠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支臂上还设置有同所述安装平台连接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沿所述活动支臂的高度方向安装的压力缸和连接所述压力缸端口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自由端同所述安装平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