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翻身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634.X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菊;何娟;葛金钰;邹永菊;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15;A61G7/05;A61G7/057;A61G7/075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身 | ||
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自动翻身床。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和上位机,还包括:头枕板,安装在床头,与床架可拆卸连接;主梁,一端与床架的床尾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头枕板固定连接;副梁,两端分别与床架的两侧板固定连接,与主梁固定连接,并将床架分为四个区域;主体板,有两块,分别安装在副梁与头枕板之间的两个区域内,一边与主梁铰接,另外三边分别与副梁、头枕板以及床架相抵。本申请的翻身垫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弯曲翻身,使得患者翻身后腿部形成弯折,使得患者从平卧翻身成侧卧的情况下更加稳定,避免发生由于翻身失败或者翻身过度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对于肢体没有自主调节能力的患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自动翻身床。
背景技术
卧床病人一般会平躺于治疗床上,为避免病人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导致皮肤缺血缺氧坏死,形成压疮,翻身对于危重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为降低病人发生压疮几率,护理人员常规采用两小时翻身一次,在对病人进行翻身时,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遇到体重较重的病人可能需要4-5个人进行合作进行,增加了人力,目前的床垫无法为患者提供翻身帮助,而且对患者进行翻转时还容易因患者翻转受力不均匀而造成二次伤害结果。
现在有很多的翻身床以及翻身垫可以解决患者的翻身问题,但是这些翻身床或者翻身垫并没有考虑到患者在翻身后的稳定性。一般的翻身床采用的上肢下肢一起翻的方式,所以病人在将病人从平躺翻身到侧卧时,病人是直线式的侧卧,这种侧卧方式并不稳定,可能会使得病人变成俯卧的姿态,也可能出现翻身失败,患者在翻身结构的作用退出后,又恢复到平躺姿势。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了一种自动翻身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和上位机,还包括:头枕板,安装在床头,与床架可拆卸连接;主梁,一端与床架的床尾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头枕板固定连接;副梁,两端分别与床架的两侧板固定连接,与主梁固定连接,并将床架分为四个区域;主体板,有两块,分别安装在副梁与头枕板之间的两个区域内,一边与主梁铰接,另外三边分别与副梁、头枕板以及床架相抵;腿部板,有两块,分别安装在副梁与床尾之间的两个区域内,与主梁铰接;支撑梁,安装在床架两侧的下方,与床脚固定连接,与床架平行;驱动结构,与主体板或腿部板的下表面相抵,与支撑梁固定连接,与上位机电连接,用于驱动主体板或腿部板以主梁为轴进行转动;信息采集模块,与上位机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患者的睡姿。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安装在床架上,与上位机电连接;滑轨,一端与主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安装在滑轨中,一端与主板体或腿部板的下表面相抵,另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螺杆,安装在滑轨中,一端与主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结构和支撑梁,由驱动电机驱动,与支撑结构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支撑结构在滑轨中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滑块,安装在滑轨中,与滑轨滑动连接;螺纹孔,为开设在滑块上的通孔,并设置有内螺纹,与螺杆相配合;连接块,位于滑轨上方,与滑块固定连接;支撑杆,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转动轮,安转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与主体板或腿部板的下表面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体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平行与滑轨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的第一滑动槽的底面与支撑结构的转动轮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腿部板包括:翻转板,安装在主梁侧面,与主梁铰接;中心梁,设置在滑轨上方,与滑轨平行,一端与翻转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床架相抵;侧板,有两块,分别安装在中心梁两侧,一边与中心梁铰接,一边与转动板滑动连接,另两边与床架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板上设置有第一台槽、第二台槽和滑动孔;所述的第一台槽和第二台槽开在翻转板朝向侧板的一面,用于侧板在翻转板上滑动;所述滑动孔为开设在转动板中间的通孔,用于中心梁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换药罐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大数据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