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保存方法及其展览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6110.1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付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常青 |
主分类号: | A47F3/00 | 分类号: | A47F3/00;A47F11/00;A47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文物 展览 保存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保存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设置一个带有透明展示面的密闭展览框,并在展览框设置进气阀和排气阀;步骤二:在展览框内放置符合文物对相对湿度要求的恒湿溶液;步骤三:将文物密封在展览框内;步骤四:通过进气阀向展览框内注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将展览框内的空气从排气阀挤出;步骤五:将展览框放置在展览地点,展览框的展示面朝外。还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展览框。通过恒湿溶液令展览框的湿度长期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展览框内的湿度不会发生波动的变化,令文物能够长期保存在展览框内。采用该方法进行文物的展览和保存,文物能够在无电源环境中进行展览,减少文物展览的局限性,令文物展览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展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保存方法及其展览框。
背景技术
由于历史出土文物的特殊性,年代久远的文物经过百年千年的岁月侵蚀,文物变得十分脆弱,紫外线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温湿度的变化,会给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很多文物只能深藏于文物库房的大型专用保护设备中无法展示。同时由于大型专用保护设备难以车载运输,在文物运输的过程中,文物需要脱离保护设备,从而导致文物在运输途中受损。
如公开号为“CN112167894A”,公开日为2021年1月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氮气恒湿功能文物展示柜的使用方法,通过湿气传感器对玻璃架框内部的湿气含量进行检测,在湿气含量超标时,自动打开真空泵和电磁阀,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可以将储存在氮气罐中的氮气抽取并注入到玻璃架框中从而可以将玻璃架框内部的过量的湿气去除,湿气去除后自发关闭真空泵和电磁阀;玻璃架框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释放出去,而透气孔中的活性炭干燥板可以将气体中混含的湿气吸收,从而可以保持玻璃架框内部环境干燥,而防尘滤网则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到玻璃架框中。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在展示柜内部的湿气含量超标识及时将展示柜内部的湿气去除,从而使得展示柜具备氮气恒湿功能的问题,能够在展示文物的同时避免文物的损坏。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只有湿度超标的情况下才会启动氮气除湿,也就使得用该方法存放文物的过程中,文物所在的空间的湿度是存在波动变化的,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恒湿,仅仅是动态的恒湿,将湿度控制在预设的上下限阈值内。但是由于文物对于环境的改变非常的敏感,湿度的发生变化的过程也会影响文物的存放。同时该方法保持动态恒湿的内部环境需要外部电力的供应并且其保存方法所涉及的必备部件多,占用体积大,虽然能够用于固定地点的展览,但若是用于长途运输,就不方便装车且成本极高;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实现低氧的文物保护环境。并且使用该方法,展览只能放置在能够提供电源的位置,使得文物的展览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文物展览过程中湿度不能保持恒定、低氧的保护环境难以实现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保存方法及其展览框,令放置文物的环境保持恒定的湿度和低氧状态且无需外接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文物展览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一个带有透明展示面的密闭的展览框,并在展览框设置有均为单向阀的进气阀和排气阀;
步骤二:在展览框内放置符合文物对相对湿度要求的恒湿溶液;
步骤三:将文物放入展览框内,密封展览框;
步骤四:通过进气阀向展览框内注入惰性气体,通过惰性气体将展览框内的空气从排气阀挤出;
步骤五:将展览框放置在展览地点,展览框的展示面朝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常青,未经付常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