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0010.X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道林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4/66;H01M4/7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电芯 电化学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以及设置在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电芯包括平直部及弯折部,所述阳极极片包括:阳极集流体,阳极集流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电芯的内部,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电芯的内部;阳极涂层,所述阳极涂层设置于所述阳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阳极涂层包括第一阳极涂层和第二阳极涂层,所述第一阳极涂层置于所述平直部,所述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二阳极涂层与阳极集流体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一阳极涂层与阳极集流体之间的粘接力。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芯的电化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类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的普及,为上述负载提供电源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膨胀等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
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由于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晶格膨胀、电解液对电极的溶胀、因电极加工过程产生的应力在循环过程中逐渐释放导致的电极膨胀,以及电极活性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因表面膜生长导致的膨胀等原因,导致电芯在循环一定次数后发生膨胀和变形。
对于卷绕式结构的电芯,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卷绕、热压等工艺形成扁平状的电芯,从而形成了平直部和弯折部。而在卷绕、热压、循环过程中,平直部和弯折部受到的应力不同,导致在电芯循环过程中平直部和弯折部的循环膨胀情况不同,对电池的性能带来了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变形问题的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电芯循环过程变形问题的卷绕式电芯。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芯的电化学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以及设置在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电芯包括平直部及弯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片包括:
阳极集流体,阳极集流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电芯的内部,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电芯的内部;
阳极涂层,所述阳极涂层设置于所述阳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阳极涂层包括第一阳极涂层和第二阳极涂层,所述第一阳极涂层置于所述平直部,所述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二阳极涂层与阳极集流体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一阳极涂层与阳极集流体之间的粘接力。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和第二阳极涂层均设置于阳极集流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和第二阳极涂层均设置于阳极集流体的第一表面,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阳极集流体的第二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和第二阳极涂层均设置于阳极集流体的第二表面,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阳极集流体的第一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设置于平直部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弯折部的第二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设置于平直部的第二表面,并且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弯折部的第一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涂层设置于平直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阳极涂层设置于弯折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阳极涂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阳极涂层的厚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阳极涂层的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阳极涂层的颗粒粒径。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阳极涂层的压实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阳极涂层的压实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道林,未经陈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0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