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9657.0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龙国华;邹阳;刘衍;王华云;袁思凡;彭诗怡;程梦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驱动 电流 接地 系统故障 辨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获取故障录波数据中的三相电压数据和零序电压数据,基于启发式分割算法对所述三相电压数据和所述零序电压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灵敏度系数对分析后的至少一个故障段进行合并,其中,所述灵敏度系数为周期个数,通过设定周期个数表示将多少个周期内检测到的故障突变时刻视为同一故障,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为故障发生时刻开始到故障消除时刻的数据段;
响应于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的故障类型,其中,所述故障类型包括接地型故障和不接地型故障,采用零序电压数值分析法对读取的零序电压数据进行处理,若线路中出现显著零序电压上升则判断为接地型故障,若无零序电压产生则判断为不接地型故障,使得将故障区分为接地型故障与不接地型故障,而且通过设定的灵敏度系数,比较三相电压得到的故障时刻和零序电压得到的故障时刻,如果二者的故障时间相近,则认为是接地故障时刻,否则是不接地故障时刻;
若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的故障类型为接地型故障,基于电压峰值比较阈值法判断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其中,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包括单相接地故障,其中,具体判断方法包括:
基于获取的三相电压数据序列Ua、Ub、Uc,在N个采样点范围内分别提取a相电压数据的峰值Uapeak、b相电压数据的峰值Ubpeak、c相电压数据的峰值Ucpeak;
基于选取的所述a相电压数据的峰值、所述b相电压数据的峰值、所述c相电压数据的峰值中的最大值max(Uapeak,Ubpeak,Ucpeak)、中间值medin(Uapeak,Ubpeak,Ucpeak)以及最小值min(Uapeak,Ubpeak,Ucpeak),并建立所述最大值、所述中间值以及所述最小值的关系式:
式中,TV1为三相电压峰值的最大值与三相电压峰值的中间值的比值,TV2为三相电压峰值的中间值与三相电压峰值的最小值的比值;
若TV1小于预设阈值,且TV2大于预设阈值,即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的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故障,基于小波包分析零序电压频带能量比法和小波能谱熵特征量法区分弧光接地故障、基频铁磁谐振故障、分频铁磁谐振故障、高频铁磁谐振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还包括两相接地故障,若TV1大于预设阈值,且TV2小于预设阈值,即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为两相接地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还包括三相接地故障,若TV1和TV2均小于预设阈值,即所述接地型线路故障类型为三相接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的故障类型包括:
基于零序电压数值分析法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故障段的零序电压数据的故障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