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管压紧上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6906.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旺;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10 | 分类号: | B67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压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管压紧上盖系统,包括固定支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皆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一侧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支臂,第二侧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连接有上盖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上盖组件一起沿高度方向直线运动,以使上盖组件能够施力于反应管的顶盖上。本发明中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带动上盖组件在高度方向上产生直线运动,当上盖组件被带动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对处于其下方的反应管与管座之间的自动压紧,从而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反应管与管座之间压紧的自动化控制,结构简单、紧凑小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器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管压紧上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过程中需要将反应管(例如常见的反应管)与底座进行压紧,以保证热传递的良好,良好的热传递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进一步的,在将反应管与管座压紧的同时还需要对反应管内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进行检测。目前该领域常见的电加热上盖,通常采用手动开合与下压,体积较大,同时对于单个反应管的摆放有一定要求,需要对称摆放,防止热盖倾斜造成接触不良,难以集成到各种液体处理工作站或小型化与便携式的体外诊断设备中。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等领域对仪器设备的重量、大小都有了特殊的要求,从而也促使体外诊断设备进一步向小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而在分子诊断的领域,要想将RT-PCR模块的体积缩小,集成到小型化和自动化的全自动分子诊断设备中,首先需要开发一种体积小巧、能自动开合的上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应管压紧上盖系统,结构紧凑、小巧,其能够可控制地下压,实现对反应管与管座之间的自动化压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管压紧上盖系统,包括固定支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皆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二侧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之间连接有上盖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上盖组件一起沿高度方向直线运动,以使所述上盖组件能够施力于反应管的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电机,其具有的丝杆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能够在所述丝杆的作用下沿所述丝杆电机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有第一压杆、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还与所述第一支臂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二压杆还与所述第二支臂可旋转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形成连接。
优选地,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的滑动路径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对应设置有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上构造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装有聚焦透镜。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加热部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电加热薄膜。
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隔热件分别处于所述上盖本体与所述第一支臂之间以及所述上盖本体与所述第二支臂之间;和/或,所述电加热薄膜通过导热双面胶黏贴于所述上盖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采用聚四氟乙烯、聚甲醛、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制作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用线路支架
- 下一篇: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