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接口案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方法、系统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9211.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樊亚锋;孙歌;李瑞冬;寇彪;孙文;闫俊洋;于兴政;臧俊微;范晓雪;王雪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贾然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案例 进行 自动化 管理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接口案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方法、系统和介质。方法包括:执行配置管理和数据管理,配置管理包括对服务器、数据库和挡板进行配置,数据管理包括造数管理;对接口案例进行案例管理,以获取接口脚本,案例管理包括脚本管理、挡板管理、Swagger管理以及关键字管理;利用接口脚本对接口案例进行场景管理,以配置与接口案例对应的场景,场景管理包括自动化场景管理、场景执行管理和场景配置管理;根据所述场景对接口案例进行流水线管理,以生成接口案例的流水线,流水线管理包括自动化流水线管理、消息配置管理、JACOCO配置管理;获取流水线的执行结果,对流水线的执行结果进行报告管理、自动化问题管理和自动化视图管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接口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接口案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接口自动化测试案例管理突出自动化管理接口案例,通过降低技术测试门槛,高效编写接口案例,根据业务背景封装案例步骤进而实现步骤复用,依据测试目的批量归类案例从而达到每日构建目的,案例自动执行出错时,可自动分析,若是代码类问题,可自动提缺陷,执行结果和缺陷可通知相应负责人,最后按照测试计划/测试迭代维度展示测试执行情况及问题分布情况。接口自动化测试案例管理强调高效辅助技术测试人员及功能测试人员通过自动化工具高效测试,完成高质量交付产品。
接口自动化案例管理落地过程中的关键是流水线自动触发执行。主要功能涉及案例快捷编写、案例封装及复用、流水线自动触发、案例执行及自动提交问题、问题推送、问题归类及图表展示。团队或企业在实践接口自动化案例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纯功能测试人员无代码背景,需要赋能方可进行接口测试工作。
(2)不同项目的底层框架及语言有差异,目前接口自动化案例管理中的挡板模块仅支持常用的http协议。
(3)接口自动化案例执行报错时,系统会自动分析,同时与问题库对比,进而对代码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缺陷提交,目前问题库类型有限,需要所有用户共同维护。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公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公开了一种对接口案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方案,该方案可以自主重组接口案例,自由配置自动触发场景。自动触发接口案例执行后,可依据问题库精准提交缺陷及自动辅助缺陷跟踪,根据上线计划对测试情况、产品质量情况、人员工作量情况进行展示,从而提供一站式自动化测试管理和追踪上线全流程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接口案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执行配置管理和数据管理,所述配置管理包括对服务器、数据库和挡板进行配置,所述数据管理包括造数管理;步骤S2、基于所述步骤S1的执行结果对所述接口案例进行案例管理,以获取接口脚本,所述案例管理包括脚本管理、挡板管理、Swagger管理以及关键字管理;步骤S3、利用所述接口脚本对所述接口案例进行场景管理,以配置与所述接口案例对应的场景,所述场景管理包括自动化场景管理、场景执行管理和场景配置管理;步骤S4、根据所述场景对所述接口案例进行流水线管理,以生成所述接口案例的流水线,所述流水线管理包括自动化流水线管理、消息配置管理、JACOCO配置管理;以及步骤S5、获取所述流水线的执行结果,对所述流水线的执行结果进行报告管理、自动化问题管理和自动化视图管理。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服务器配置包括配置所述服务器的IP、端口、环境信息;所述数据库配置包括配置所述数据库的IP、端口、名称、用户名、密码、类型;所述数据管理包括基于数据类型、环境类型、数据状态来设置所述数据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场景;所述造数管理与所述数据管理对接以辅助用户创建所述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