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院氧气供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087.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潘;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院 氧气 供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氧气供氧系统,包括机架和湿化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内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筒体分为操控腔和负压腔,操控腔内滑动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操控腔分为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活塞和分隔板之间,第一活塞和筒体之间连接有压簧;负压腔中滑动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负压腔的内壁上固定有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内筒,内筒将负压腔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压力阀,出气管和第四腔室连通,湿化器和筒体卡接,湿化器上设有吸附板,吸附板上设有和第四腔室连通的进口。本方案使得湿化器连接的较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氧气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需要使用氧气供氧系统对病人进行供氧,供氧时,需要在氧气供氧系统中连接上湿化器,通过湿化器能够对氧气进行湿化,从而使得吸入到人体中的氧气比较湿润舒适。
现目前的湿化器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直接装在氧气的输出口上,由于湿化器需要进行更换,若湿化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供氧系统中,则更换湿化器时,需要对湿化器进行转动以使螺纹进行连接或者分离,由于需要转动湿化器,故这样操作比较麻烦。若湿化器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供氧系统中,安装时直接将湿化器卡到供氧系统中,取下时,直接将湿化器拔下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但是现目前的湿化器的体积较大,重量较大,湿化器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容易出现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若湿化器连接的不稳定,湿化器容易掉下来砸到病床上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医院氧气供氧系统,以使得湿化器连接的较为稳定,且安装、拆卸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氧气供氧系统,包括机架和湿化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一端封闭,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筒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筒体分为操控腔和负压腔,负压腔和开口连通,操控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操控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活塞和分隔板之间,第一活塞和筒体的封闭端之间连接有压簧;负压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分隔板上设有通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通孔并和通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负压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内筒,内筒靠近第二活塞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内筒另一端的口径,内筒将负压腔分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三腔室位于内筒的内壁和负压腔的内壁之间,第四腔室位于内筒的外壁和负压腔的内壁之间;第二腔室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压力阀,出气管和第四腔室连通,湿化器设有用于和筒体的开口端卡接的连接头,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和内筒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相抵的吸附板,吸附板上设有用于和第四腔室连通的进口。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机架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支撑。筒体的开口端用于与湿化器的连接头进行连接。湿化器的连接头和筒体的开口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湿化器的连接头和筒体的开口端连接比较简单方便,便于湿化器安装在筒体上或者从筒体上取下。湿化器和筒体连接好之后,给整个供氧系统提供氧气,氧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操控腔的第二腔室中,由于出气管上设有压力阀,因此第二腔室中刚通入氧气时,第二腔室中的压力较小,压力阀不会开启而使氧气进入到出气管中,此时第二腔室中的气压逐渐变大,第二腔室中的气体推动第一活塞移动,第一活塞对压簧进行挤压,第一活塞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活塞在负压腔中滑动,负压腔中的第三腔室产生负压而将吸附板吸附住,从而使得湿化器的连接头和筒体之间连接的比较稳定,湿化器不易从筒体上分离掉落而砸到病人。当第二腔室中的气压达到一定压力值后,压力阀打开,第二腔室中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到第四腔室中,气体通过吸附板上的进口进入到湿化器中,湿化器对氧气进行加湿处理。
当需要将湿化器从筒体上取下时,需要将氧气供氧系统断开氧气,断开之后,氧气不再进入到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中的气压减小,第一活塞在压簧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活塞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塞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活塞移动,第二活塞使得第三腔室中负压减小,这样第三腔室对吸附板的吸附力减小,从而便于将湿化器从筒体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和厚朴酚作为农业杀菌剂的用途
- 下一篇:生物刺激剂的应用及其复合制剂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