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6091.1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尧;冯文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8 | 分类号: | G06F9/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生 js 交互 消息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定消息映射表L。创建原生管理模块N,并创建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创建处理消息的子模块M1、子模块M2和子模块M3,且子模块M1、子模块M2和子模块M3分别继承自原生管理模块N,并在内部实现第二方法。JS发消息模块给原生管理模块N发送第一消息,且原生管理模块N根据第一消息的消息名称在消息映射表L中找到对应的子模块M1,并由子模块M1调用自己实现的第二方法进行处理。借此,本发明的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调用流程,减少代码冗余,可复用可扩展,且降低了研发时间成本和带宽损耗,并提高了代码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多语言联合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多语言开发是一种常用开发方式,很多应用都不再采用单一的语言进行开发,而是各取语言之所长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但是,在多语言开发的过程中多语言交互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而往往技术人员忽略了交互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导致结构层次混乱,交互过程中出现消息多次发送或收不到消息等问题,并且很难排查,从而达不到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的初衷,此时急需一种交互消息处理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多语言开发客户端,现有的交互模式中,存在着交互不流畅,消息发送流程复杂,调用层级过多等问题,并且对于同一消息不同模块做不同处理的问题处理代码冗余性高,进而增加了网络带宽,可视显示及反应速度都降低及设备发热等问题;在代码管理方面,冗余的代码相互引用,相互调用,很容易出现循环引用,甚至应用崩溃的不好体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调用流程,减少代码冗余,可复用可扩展,且降低了研发时间成本和带宽损耗,并提高了代码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生与JS交互的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定消息映射表L。创建原生管理模块N,并创建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创建处理消息的子模块M1、子模块M2和子模块M3,且子模块M1、子模块M2和子模块M3分别继承自原生管理模块N,并在内部实现第二方法。JS发消息模块给原生管理模块N发送第一消息,且原生管理模块N根据第一消息的消息名称在消息映射表L中找到对应的子模块M1,并由子模块M1调用自己实现的第二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子模块M1是根据第一消息所携带的消息名称来区分具体需要做的操作,并分别进行处理。其中,第二方法为子模块M1需要执行的具体处理方法的声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JS发消息模块给原生管理模块N发送第二消息,且原生管理模块N根据第二消息的消息名称在消息映射表L中找到对应的子模块M2,并由子模块M2调用自己实现的第二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子模块M2是根据第二消息所携带的消息名称来区分具体需要做的操作,并分别进行处理。其中,第二方法为子模块M2需要执行的具体处理方法的声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JS发消息模块给原生管理模块N发送第三消息,且原生管理模块N根据第三消息的消息名称在消息映射表L中找到对应的子模块M3,并由子模块M3调用自己实现的第二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子模块M3是根据第三消息所携带的消息名称来区分具体需要做的操作,并分别进行处理。其中,第二方法为子模块M3需要执行的具体处理方法的声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JS发消息模块给原生管理模块N发送第四消息,且原生管理模块N根据第四消息的消息名称在消息映射表L中找到对应的子模块M1和子模块M2,并分别让子模块M1和子模块M2调用自己实现的第二方法进行处理。其中,子模块M1和子模块M2是根据第四消息所携带的消息名称来区分具体需要做的操作,并分别进行处理。其中,第二方法为子模块M1和子模块M2需要执行的具体处理方法的声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