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浸泡水制备植酸钾时可降低解吸剂用量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4880.1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理平;何报春;崔鑫;曲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60 | 分类号: | B01J49/60;B01J47/02;B01J49/53;B01J49/57;B01D61/58;C07F9/117;C01D3/1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李聚坤 |
地址: | 2622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玉米 浸泡 制备 植酸钾时可 降低 解吸 用量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酸钾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玉米浸泡水制备植酸钾时可降低解吸剂用量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玉米浸泡水沉降后的上清液过阳离子树脂柱,收集第一流出液以及解吸后的第二流出液;(2)第二流出液进入阴离子树脂柱,收集的流出液过滤后收集截留液和透过液;(3)用去离子水和收集的植酸溶液分别冲洗阴离子树脂柱,合并流出液;(4)第一流出液进入阴离子树脂柱,用解吸剂进行冲洗,收集流出液;(5)第一部分流出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冲洗阴离子树脂柱;(6)第二部分流出液进行超滤、纳滤,收集的透过液与氯化钾溶液经过浓缩。该工艺方法实现了对玉米浸泡水中钾离子的吸收,大大降低了对氯化钾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酸钾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玉米浸泡水制备植酸钾时可降低解吸剂用量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制备植酸钾溶液的生产工艺是将玉米浸泡水通过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柱,将其中的植酸吸附后再使用氯化钾溶液做解吸剂将植酸进行解吸,将收集的解吸液进行超滤膜过滤、纳滤膜浓缩,得到植酸含量25-27%,氯离子不超过1500ppm的植酸钾溶液产品。氯化钾溶液耗用相应的氯化钾原料,而玉米浸泡水中本身含有一定的钾却没有被利用,浪费了钾资源。因此如何将玉米浸泡水中的钾离子资源回收利用,并能将原料氯化钾取代从而降低成本,是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玉米浸泡水制备植酸钾时可降低解吸剂用量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实现了对玉米浸泡水中钾离子的吸收,大大降低了对氯化钾的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玉米浸泡水制备植酸钾时可降低解吸剂用量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浸泡水经过沉降后的上清液逆流进入阳离子树脂柱,收集第一流出液备用,同时采用盐酸溶液对阳离子树脂柱进行冲洗,收集第二流出液备用;
(2)步骤(1)中的第二流出液进入吸附有饱和植酸的阴离子树脂柱,收集的流出液经过纳滤膜过滤,收集的截留液为植酸溶液,收集的透过液为氯化钾溶液;
(3)用去离子水冲洗步骤(2)中的阴离子树脂柱,再将步骤(2)中收集的植酸溶液冲洗阴离子树脂柱,收集的流出液合并用于配制步骤(1)中的盐酸溶液;
(4)步骤(1)中收集的第一流出液进入阴离子树脂柱,将解吸剂分为三部分对阴离子树脂柱进行冲洗,分别收集第一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第二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和第三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
(5)取步骤(4)中第一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继续冲洗步骤(4)中的阴离子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收集的流出液与第三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合并;
(6)取步骤(4)中第二部分解吸剂冲洗后的流出液进行超滤,收集的透过液进行纳滤,收集的截留液为植酸钾溶液,收集的透过液与步骤(2)中收集的氯化钾溶液经过反渗透膜浓缩,将浓缩后的氯化钾溶液用于下一批次解吸剂的配制。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阳离子树脂柱内的树脂为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所述树脂的型号为海润HAD-10树脂,所述阳离子树脂柱内树脂的体积为2BV。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5%-6%w/v,所述盐酸的体积为阳离子树脂柱内树脂体积的1.5-2.0倍,且所述盐酸按照0.5BV/h的流速进入阳离子树脂柱中。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和步骤(4)中的阴离子树脂柱内的树脂均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树脂的型号为弱碱性丙烯酸系树脂ZG312。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收集的流出液浓缩时采用纳滤膜进行处理,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