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机余热监控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166.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邸航;王永红;顾琰;宋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余热 监控 调节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烧结机余热监控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采集装置;步骤2:烧结时,记录各采集装置在烧结过程中的温度,记烧结机的环境温度为TE,记烧结台车炉篦条下方温度为TB,记烧结烟道温度为TD;记录各采集装置在烧结过程中的烟气流量,记烧结台车炉篦条下方烟气流量为VB,记烧结烟道烟气流量为VD;记录烧结烟气气氛组成。步骤3:根据步骤2中采集的数据计算烧结机本体余热保有率;步骤4:根据烧结机余热保有率,指导现场人员调整生产参数。本申请的烧结机余热监控调节方法可以对烧结机本体余热实时进行监测预警,及时指导现场操作人员调整生产参数、更换维修设备,提高烧结机本体余热,降低企业生产能耗并创造可观的附加收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机余热监控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烧结是铁矿粉富集造块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整个钢铁生产流程中重要的一环。烧结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处理量位居钢铁联合生产全流程的第二位,仅次于高炉冶炼,是现代钢铁制造流程中物质流、能量流最大的工序之一。因此降低烧结工序能耗是降低烧结矿成本的重要途径。
烧结本体余热与烧结矿质量密切相关。烧结料层中本体余热较高,有利于增加料层液相量,促进烧结自动蓄热效应,可以加速料层垂直燃烧速度提升产量,同时增加的液相量可以加强烧结矿固结效果,改善烧结矿质量并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此外,大型烧结厂通过热锅炉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从而实现烧结热回收。因此,提高烧结机本体余热,对改善烧结质量,提高烧结矿产量,提升余热回收效果以及节约能耗均有显著效果。
然而由于在高温、环境下连续生产,烧结台车及其附属配件损耗,导致大量冷空气未经过烧结料面直接从设备缝隙处渗入,与烧结烟气混合随烟气经烟道排出,这一过程稀释降低了烧结本体温度,对烧结本体余热、烧结矿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大量冷空气降低了抽风系统的工作负压,主风机的有用功率只占风机输入功率的50%左右。为了满足烧结生产的要求,就需要更大的风机,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耗,折算成单位成本,全国烧结厂每年为此损失在40亿元以上。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104034371 A涉及一种测量烧结机系统漏风率的方法。将烧结机台车侧板向上延升,确保烧结料表面与台车侧板上沿形成一段无料空间;在烧结料层方测定烧结料层进风速度,在烟气管道测量烟气风速、烟气温度、烟气管道氮气浓度以及烟气压力;根据所测数据按公式计算漏风率。专利CN 104034371 A要求将烧结机台车侧板向上延升,确保烧结料表面与台车侧板上沿形成一段无料空间。这需要对现有烧结台车进行全面更换与升级,而且为了检测需要形成物料空间,造成台车有效烧结体积的浪费,降低烧结产能。
专利CN 109490001 A涉及一种用于铁矿烧结机漏风率的检测方法。在烧结料层上放置一排检测装置;对烧结料层的料面进行网格划分,以每个检测装置从始至终记录的各风速,依次作为该检测装置所在纵向界线上各格点的风速,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料层的有效风量、大烟道内的烟气总量以及单位时间内生成水蒸气的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烧结系统漏风率。专利CN 109490001 A要在烧结料层上放置一排检测装置,该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布设装置,增加操作人员任务量;为了保证检测装置同步安装检测,势必延缓或暂停烧结机生产节奏,导致产能下降,同时由于烧结条件改变造成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此外,烧结后期烧结矿与检测装置相互固结,对顺利移除检测装置造成极大不便。
专利CN 109520682 A涉及一种应用于烧结机漏风率的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当台车运行至每个风箱的正上方时,检测该风箱上端台车的篦条下方的烟气中的氧含量,同时检测该风箱底部烟气中的氧含量,进而计算得到每个风箱的漏风率。提高了烧结机漏风治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专利CN 109520682 A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结机漏风治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相对及时反馈烧结过程中漏风率信息。但是,由于该发明基于氧气浓度,而烧结过程中,混料中燃料结构、布料方式以及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氧化都会影响烧结烟气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极易导致检测结果受到较多外力因素影响造成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