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温控阀内流场的流体回路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及介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42932.1 申请日: 2021-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3268824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1
发明(设计)人: 施哲栋;曹建光;徐涛;薛久明;王涛;顾燕萍;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6F30/17 分类号: G06F30/17;G06F30/23;G06F30/15;G06F111/10;G06F119/08
代理公司: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代理人: 李佳俊;郭国中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温控 内流 流体 回路 数值 模拟 方法 系统 介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温控阀内流场的流体回路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对温控阀进行参数化建模;

步骤2:抽取温控阀腔内的流体域;

步骤3:对三维流场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网格相关性验证;

步骤4:建立驱动泵、热沉、辐射器和管路模型,实时计算管路内各个节点的温度、压力和流速值;

步骤5:编译联动仿真分析软件Fluent的UDF和Matlab/Simulink的M函数,实现不同温控阀开度下流量和压力的数据交换;

步骤6:迭代计算,调试PID参数直到控温点温度稳定在预设范围以内,根据控温效果选择合适的控温点;

步骤7:对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工质首先通过热传导和对流换热将热量传输至蛇形管壁,管壁再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输至面板,最终由辐射面板通过辐射换热的方式将热量排散至空间环境;辐射器的动态特性为:

蛇形管路的动态特性为:

辐射板A、B进出口流体工质的温度关系为:

GAcfA(TA1-TA2)=hA32AA32(TfAA2)(5)

GBcfB(TB1-TB2)=hB32AB32(TfBB2)(6)

上式中mA1、mB1、cA1、cB1、θA1、θB1、AA1、AB1分别为辐射板A、B的质量、热容、温度和面积;αA、αB、εA、εB分别为辐射板A、B的吸收率和发射率;qA、qB分别为辐射板A、B的外热流密度;hA21、hB21、AA21、AB21分别为辐射板A、B和对应蛇形管路之间的等效换热系数和接触面积;θ0为空间环境温度,取4K;mA2、mB2、cA2、cB2、θA2、θB2、AA2、AB2分别为蛇形管路A、B的质量、热容、温度和面积;hA32、hB32、AA32、AB32为流体工质A、B与对应蛇形管路A、B的等效换热系数与换热面积;GA、GB、cfA、cfB分别为蛇形管路A、B内流体工质的质量流量和热容;TA1、TB1、TA2、TB2分别为辐射板A、B进出口处工质的温度;TfA、TfB为辐射板A、B内工质的平均温度;

步骤4.2:热沉是流体回路系统中负责收集载荷热耗的部件,热沉表面温度相同,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为:

热沉的动态特性方程为:

热沉进出口流体工质温度的关系如下:

h12A122-Tf1)=Gfcf(T2-T1)(11)

上式中m1、c1、θ1分别为被控对象的质量、热容和温度;m2、c2、θ2为热沉的质量、热容和温度;Gf和cf为流体工质的质量流量和热容;T1为热沉进口工质的温度;T2为热沉出口工质的温度;Tf为热沉内工质的平均温度,且Q1为被控对象的热耗;h11和A11为热沉与被控对象的等效换热系数与换热面积;h12和A12为热沉与流体工质的等效换热系数与换热面积;

步骤4.3:管路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忽略管路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此时管路的传递函数为一阶惯性加纯延时环节,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pipe和延迟时间τ通过实验曲线整定,表达式为:

其中,s为复变量;

步骤4.4:驱动泵与流体回路的热量关系式满足:

Qpump=(1-η)UI(14)

其中,Qpump为驱动泵产生的热量,η为驱动泵的工作效率,U为工作电压,I为工作电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