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348.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迎鸽;刘海磊;杨明亮;王淦;吴康杰;张金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17/06;G08B17/10;G08B13/19;G08B7/06;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sm 防火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家居环境监测以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以STM32处理器为主控单元,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GSM通信模块与按键电路模块来完成防火防盗的报警系统。为检测外部环境信息,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对人体辐射的红外能进行检测,利用MQ‑2烟雾检测传感器和DS18B20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火灾检测,当检测到烟雾产生以及温度过高时,GSM通信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发送短信报警,内部通过蜂鸣器和LED发出报警提示,以此来实现防火、防盗的报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物联网家居环境监测以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火灾隐患。此外市场上的防盗锁和防盗门虽然对居民的生活安全起到了安全保障,但是也增加了火灾发生时居民的逃跑难度。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防火防盗报警系统,但是大多数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造价高,不适用于居民住宅区、办公室等小型单位。而GSM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具有成本低、覆盖面积广、技术成熟等多方面优点,所以本文的创新就是通过GSM网络技术来解决居民住宅区、办公室等小型单位的防火防盗问题,可以突破防火防盗的距离限制,使得系统的实时性以及智能化程度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符合了智能化产品的开发趋势。
发明内容
传统机械式防盗系统不仅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机械式防盗系统的缺点,提出一种通过GSM发送短信,远程报警显示的防火防盗系统,其不仅成本较低,且操作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实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它由STM32单片机主控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GSM通信模块与按键电路模块组成。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对运动人体进行检测,通过MQ-2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和DS18B20温度检测传感器进行火灾检测,这是为报警系统提供外部环境信息,内部通过蜂鸣器和LED发出报警提示,然后通信模块发送短信报警,以此来实现防火、防盗的报警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GSM短信传输可以通过最直观的中文短消息形式,直接把案发地点的情况反映到用户的手机屏幕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能检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能,并把检测结果的信息发送到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检测电路状态设计,包括安防系统状态检测与切换,还可设置紧急报警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环境中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利用蜂鸣器和LED闪烁来发送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GSM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不仅能够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还能火灾发生时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用户端。GSM模块通过GPRS网络通信的方式,通过GGSN网关、GPRS通信机的方式将短信数据传送到用户手机中。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采用GSM通信模块发送短信至手机,远程控制蜂鸣器和LED灯的工作,进行防火防盗的监测与报警,其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使报警系统进一步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设计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3是报警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4是短信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