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板材高精度智能剪板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773.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夏诗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诗标 |
主分类号: | B23D15/06 | 分类号: | B23D15/06;B23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高精度 智能 板机 | ||
本发明属于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板材高精度智能剪板机,采用本发明将长条形板材剪切成圆形板材过程中,避免了圆形板材卡在环形切割刀内的情况发生,无需人工将板材取下,避免了人手收到伤害。采用本发明将长条形板材剪切成圆形板材过程中,环形切割刀下降时支撑环逐渐上升,环形切割刀对长条形板材进行剪切时,支撑环的上表面与底座顶面平齐且对长条形板材的底面进行支撑,由于支撑环外侧壁与圆槽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环形切割刀的厚度,故圆形板材边缘处在支撑环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弯曲,从而提高了板材的剪切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板材高精度智能剪板机。
背景技术
钣金是针对金属板材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折、铆接和拼接等。金属在轧制成板材后为连续的长条形,需要根据实际所需形状对长条形的板材进行剪切并对剪切后的块状板材进行收集。目前在将长条形板材剪切成圆形板材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长条形板材上剪切下圆形板材后,圆形板材会卡在环形切割刀内,需要人工将圆形板材取下,在此过程中切割刀会对人手造成伤害;(2)环形的切割刀对长条形板材进行裁剪过程中,剪切下来的圆形板材边缘处容易在切割刀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对板材的剪切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钣金板材高精度智能剪板机,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在将长条形板材剪切成圆形板材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长条形板材上剪切下圆形板材后,圆形板材会卡在环形切割刀内,需要人工将圆形板材取下,在此过程中切割刀会对人手造成伤害;(2)环形的切割刀对长条形板材进行裁剪过程中,剪切下来的圆形板材边缘处容易在切割刀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对板材的剪切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钣金板材高精度智能剪板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为水平状态且开设有竖直的圆槽。底座侧面开设有连通圆槽的斜槽。斜槽底面开设有与圆槽轴线重合的环形容纳槽。环形容纳槽底面竖直开设有若干滑槽,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与环形容纳槽配合的支撑环,支撑环外径小于圆槽内径。
底座内部位于圆槽两侧竖直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套,限位套内竖直滑动配合有两个升降板,升降板底面与限位套内部底面之间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限位套侧壁开设有出口且底座内部开设有连通限位套内部的第一气槽。滑槽底部通过开设在底座内部的第二气槽相互连通,第二气槽与第一气槽之间相互连通。升降板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底面固定安装有与圆槽轴线重合的环形切割刀,环形切割刀对应于支撑环与圆槽之间的位置,支撑环外壁与圆槽内壁之间的距离与环形切割刀的厚度大小相等。顶板顶部开设有贯穿安装座的通槽。
将所述长条形板材水平放置到底座顶面上,推动顶板向下移动,顶板带动升降板、安装座和环形切割刀向下移动。升降板向下移动过程中压缩支撑弹簧并对限位套内的空气进行挤压。限位套内的空气受压后经第一气槽进入第二气槽并最终进入滑槽内,滑槽内气压增大后升降杆在气压作用下沿着滑槽向上移动,并带动支撑环向上移动。环形切割刀下降至长条形板材上表面时,支撑环同时贴合到长条形板材下表面,环形切割刀继续下降对长条形板材进行剪切时,支撑环对长条形板材下表面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圆形板材的边缘处出现弯曲。圆形板材剪切结束后,松开顶板后撑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使得升降板、顶板、安装座和环形切割刀复位,升降杆在气压作用下带动支撑环复位;在此过程中,通过向通槽内吹气使得通槽以及环形切割刀内侧位于圆形板材上方的区域气压增大,从而通过气压作用将圆形板材推离环形切割刀。脱离环形切割刀的圆形板材下落至支撑环上并跟随支撑环下降。支撑环进入环形容纳槽后,圆形板材落至斜槽底面并沿着斜槽底面滑出底座,通过人工对滑出的圆形板材进行收集。继续拉动长条形板材,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剪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诗标,未经夏诗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