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121.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清;周玉芬;张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恒清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C10L5/44;F26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出 生物 颗粒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机,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其包括安装台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方的加工装置,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台底部的外壁,该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中,通过设置的烘干机构,可以对制作完成的颗粒之间进行烘干,以便于颗粒在加工完后快速的进行干燥处理,解决了现有的颗粒机并不能对颗粒进行烘干,因此还需要对加工完的颗粒进行收集转运烘干,影响颗粒的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机,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机是一种生物质能源预处理设备。主要以农林加工的废弃物如木屑、秸秆、稻壳、树皮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和加工,将其固化成形为高密度的颗粒燃料。
原料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装袋存储,但由于在制作颗粒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潮湿处理,以便于对颗粒的成型,从而在存放时,由于颗粒内残留有一定的水分,导致其产生霉变,现有的颗粒机并不能对颗粒进行烘干,因此还需要对加工完的颗粒进行收集转运烘干,影响颗粒的整体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基于真空出料的环模生物质颗粒机,包括安装台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方的加工装置,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
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台底部的外壁,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台且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传动杆外壁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出料环,所述出料环的外壁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位于所述出料环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接料盘,所述接料盘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
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开设有安装空腔,且安装空腔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真空空腔,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真空空腔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电热丝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与其他金属发热元件相同,都是金属通电后的电热现象,电热就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后,电流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被导体传递出来,电热丝本身就是金属导体,在通电后即会散发出热量、提供热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真空空腔内转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呈螺旋结构,所述推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表面位于所述真空空腔的开口处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承载盒,用于对颗粒的临时存放。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盘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盘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与所述圆孔贴合,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架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出料环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盘的外壁套接有防护罩,用于对接料盘的隔离,所述防护罩位透明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电机的外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填充空腔,填充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恒清,未经张恒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