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的人脸校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028.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2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吴英;黄辉;徐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信启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4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实景 建模 校正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的人脸校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人脸校正方法包括步骤:选择人脸校正区域,该人脸校正区域的网格为Msubgt;f/subgt;={Psubgt;1/subgt;,Psubgt;2/subgt;,Psubgt;3/subgt;,…,Psubgt;i/subgt;},深度方向为zsubgt;h/subgt;,深度方向单位矢量为nsubgt;zh/subgt;=(xsubgt;zh/subgt;,ysubgt;zh/subgt;,zsubgt;zh/subgt;);设置深度分层数目Nsubgt;h/subgt;,等间隔生成深度层深度面集合为H={hsubgt;1/subgt;,hsubgt;2/subgt;,hsubgt;3/subgt;,…,hsubgt;i/subgt;},其中表示第i层深度面中点的集合;确定网格点云的移动方式、深度方向校正深度因子α以及深度方向垂直面方向的校正深度因子β,并求得移动后所生成的网格Msubgt;fc/subgt;={Psubgt;1/subgt;',Psubgt;2/subgt;',Psubgt;3/subgt;',…,Psubgt;i/subgt;'};网格Msubgt;fc/subgt;={Psubgt;1/subgt;',Psubgt;2/subgt;',Psubgt;3/subgt;',…,Psubgt;i/subgt;'}进行插值算法,得到插值完成后的网格为校正网格图像Msubgt;fl/subgt;={Psubgt;1/subgt;”,Psubgt;2/subgt;”,Psubgt;3/subgt;”…,Psubgt;i/subgt;”}。本发明通过在三维实景建模过程增加人脸自动校正过程,以复原建模过程中所缺失的深度信息,恢复人脸立体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的人脸校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维实景建模是通过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生成与当前场景高度逼真的三维模型。由于其真实性、灵活性和丰富的模型源,极大促进了三维建模的应用,广泛应用在智慧城市、游戏、影视娱乐、广告宣传等领域。
在人物的三维实景建模中,人物面部的精确建模是人物建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受限于采集技术与建模技术,人物三维实景建模中深度计算存在1cm左右的深度误差,因此人物的三维实景建模均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形变。由于人体面部的深度变化较小,较小的深度误差对其深度重建影响较大,尤其是面部深度的压缩,影响人体面部立体感,容易造成面部正面膨胀。
现有针对人体面部的三维实景建模方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照片对齐、密集点云生成、3D网格生成以及纹理贴图(或者其他格式模型),在3D网格生成后,其模型的大小形状完整度基本成型,模型的修改只能通过手动对网格部分进行调整,无法对面部深度进行自动校正。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的人脸校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三维实景建模过程中增加人脸自动校正过程,以复原建模过程中所缺失的深度信息,恢复人脸立体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的人脸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选择人脸校正区域,该人脸校正区域的网格为Mf={P1,P2,P3,…,Pi},深度方向为zh,深度方向单位矢量为nzh=(xzh,yzh,zzh);
S200,设置深度分层数目Nh,等间隔生成深度面深度面集合为H={h1,h2,h3,…,hi},其中表示第i层深度层中点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吸入式麻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管道补偿段变形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