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形刃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5400.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伟;王珏;洪培强;邹伶俐;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形 铣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形刃立铣刀,包括一棒形体;棒形体分为切削部和柄部两段,切削部中设有n个排屑槽,在圆周切削刃上分布有波浪形切削齿,波浪形切削齿以0°~20°的螺旋角沿切削部分布;在棒形体的中心轴线处设有轴心进液通道,切削部中设有数量与排屑槽的数量相同的n个底端出液通道和n个圆周出液通道,底端出液通道和圆周出液通道分别与轴心进液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既能够解决金属切削尤其是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屑无法及时有效排出的问题,防止切屑堆积对刀具切削寿命和性能产生影响;又在外部粗放式冷却无法有效冷却的工况下实现刀具切削部位的及时充分冷却,尤其对深腔加工或复杂加工工况下的刀具冷却有优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形刃立铣刀。
背景技术
切削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因此这类刀具为金属切削刀具。立铣刀是金属切削刀具中的一种,立铣刀也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刃,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也可单独进行切削。
切削刀具在进行金属切削加工时,材料切屑的排出情况对刀具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型腔铣削时,切屑会堆积在腔体内,难以排出,堆积的切屑会造成重复切削,刀具无法有效切削工件,极易损伤刀具和加工工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刀具崩损、断裂并使加工工件变形。另外,在切削加工时的切屑堆积还会造成刀具刃口切削热无法及时排出,使刃口强度降低,造成切削刀具刃口的快速磨损,因而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无法实现高效精益生产。
普通的外部冷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在型腔加工尤其是深腔加工时仍然会存在刀具底端切屑无法排出和冷却粗放的问题。还会由于工件侧壁遮挡,使冷却液无法有效冷却到加工部位,不仅无法保证刀具冷却效果,对于生产的环保和精细也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波形刃立铣刀,通过结构改进,既能够解决金属切削尤其是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屑无法及时有效排出的问题,防止切屑堆积对刀具切削寿命和性能产生影响;又在外部粗放式冷却无法有效冷却的工况下实现刀具切削部位的及时充分冷却,尤其对深腔加工或复杂加工工况下的刀具冷却有优异效果;同时,还能实现切削加工冷却的精益和环保。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形刃立铣刀,包括一棒形体;所述棒形体分为切削部和柄部两段,其中,切削部的自由端设为底端,柄部的自由端设为顶端;所述切削部的外径为D,切削部的长度为L;所述切削部中,由底端向顶端方向螺旋延伸设有n个排屑槽,其中,n≥2,排屑槽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为圆周前刀面,所述圆周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外周面相交形成圆周切削刃,所述切削部的外周面中与圆周切削刃相接的面为圆周后刀面;所述圆周后刀面自切削部的底端延伸至柄部;所述圆周切削刃上分布有波浪形切削齿,所述波浪形切削齿以0°~25°的螺旋角沿切削部分布;所述棒形体中,在棒形体的中心轴线处设有轴心进液通道,轴心进液通道的一端通出柄部的顶端,轴心进液通道的另一端截止于距离底端为a的位置处;所述切削部中,设有数量与排屑槽的数量相同的n个底端出液通道,底端出液通道的一端在所述距离底端为a的位置处与轴心进液通道相连通,底端出液通道的另一端通出切削部的底端;所述切削部中,在距离底端为a至b之间的位置处,还设有数量与排屑槽的数量相同的n个圆周出液通道,其中,a<b<L,圆周出液通道的一端与轴心进液通道相连通,圆周出液通道的另一端通至对应的排屑槽。
所述切削部的底端基于排屑槽设置齿隙,齿隙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为底端切削刃前刀面,所述底端切削刃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底端端面相交形成底端切削刃,所述切削部的底端端面为底端切削刃后刀面;所述底端出液通道的另一端作为出液口设在底端切削刃后刀面处。
所述圆周切削刃与底端切削刃之间为交接圆角过渡,所述切削部的各交接圆角均完整存在,所述波浪形切削齿沿垂直于圆周切削刃方向呈现前大后小的扇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状物件包装结构用绕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冷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