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湿敷药巾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3790.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史丽颖;宋燕妮;于大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 | 分类号: | A61K36/75;A61K9/70;A61P17/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敷药 | ||
本发明属于中药美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口罩脸”的中药湿敷药巾。由紫草、白鲜皮、薄荷、当归、甘草、黄芩制成,以上药材原料容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各中药原料搭配合理,原料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消炎、燥湿等功效,可有效解决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不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美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湿敷药巾。
背景技术
因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面部皮肤出现压力损伤、过敏等皮肤症状俗称“口罩脸”。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复工人员上下班途中和上班期间都需要佩戴口罩,很多人出现了口罩脸的情况。因此,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不适等问题的中药湿敷药巾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有效解决“口罩脸”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湿敷药巾,可有效解决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不适等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药湿敷药巾,由按份数比的以下原料制成:紫草15~20份,白鲜皮12~15份,薄荷10~12份,当归5~8份,甘草3~6份,黄芩3~6份。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一种中药湿敷药巾,由按份数比的以下原料制成:紫草15份,白鲜皮12份,薄荷10份,当归5份,甘草3份,黄芩3份。
具体制备步骤为:称取相应份数的紫草、白鲜皮、薄荷、当归、甘草和黄芩加10倍份数的水煎煮1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8倍份数的水煎煮1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浸膏。用已剪制好的脸型无纺布渗吸上述浸膏,装入预制好的塑膜包装袋内封口包装为成品。
其中,上述中药材原料成分的主要作用为:
紫草:味甘、咸,性寒。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白鲜皮: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能。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能。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痈疽疮疡等。
薄荷:味辛,性凉。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
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药材原料容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各中药原料搭配合理,原料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消炎、燥湿等功效,液体药物直接渗入皮下基层,可有效解决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不适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实验器材、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中药湿敷药巾,原料由紫草15g,白鲜皮12g,薄荷10g,当归5g,甘草3g,黄芩3g组成。
具体方法如下:
(1)将所述重量的紫草、白鲜皮、薄荷、当归、甘草和黄芩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1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8倍重量的水煎煮1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