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0904.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段婷婷;薛迎斌;陈敏忠;吴高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A01C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刨坑式 盐碱地 改良 有机肥 施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端面上连接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下侧位置;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上端面上;刨坑填土机构,所述刨坑填土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面上。该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能便于对盐碱地土壤进行自动刨坑施肥和覆土,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盐碱地有机肥的施肥效果,且能便于对有机肥的施肥量进行精确调节,从而避免有机肥的浪费,并且能便于对有机肥施肥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和施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有机肥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盐碱地无法正常种植作物,需要通过对其施加有机肥以对其进行改良,从而将土地恢复至正常的状态,在对盐碱地施有机肥时需要使用到有机肥施肥装置,但是现有的有机肥施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有机肥施肥装置只能够对盐碱地土地表面进行施肥,该方式不易于有机肥进入土壤内部,盐碱地改良消耗时间长,且有机肥的施肥效果差;
2、现有的有机肥施肥装置不便于对有机肥的施肥量进行精确调节,从而无法根据盐碱地的含盐量对有机肥的用量进行控制,易造成有机肥的浪费;
3、现有的有机肥施肥装置不便于对有机肥施肥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根据盐碱地的实际情况对施肥的土壤深度位置进行控制,适用性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有机肥施肥装置施肥效果差且不便于对有机肥的施肥量进行精确调节并且不便于对有机肥施肥的深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自刨坑式盐碱地改良用有机肥施肥装置,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端面上连接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
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下侧位置;
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上端面上;
刨坑填土机构,所述刨坑填土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相配合使得施肥装置能够灵活的在盐碱地移动,且能便于通过施肥机构对盐碱地进行施肥,并且能便于通过刨坑填土机构对盐碱地土壤进行刨坑和覆土。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有:
承载板;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轴连接于所述承载板的下端面右侧;
转向架,所述转向架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承载板的下端面左侧,且所述转向架上通过轴连接有转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驱动轮和转向轮相配合使得承载板对施肥装置各个机构进行承载和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有:
转向杆,所述转向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的右侧位置,且所述转向杆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
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架与所述承载板的连接轴上,且所述第二转盘上端面一侧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转盘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转动转向杆调节施肥装置的运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夜灯的游戏手柄充电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