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脱鼻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727.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跃;张晓晓;徐应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天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1 | 代理人: | 邢永 |
地址: | 3250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鼻胃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鼻胃管,包括管体和戴设于头部的定位带,所述的定位带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的定位带通过滑座滑动连接有定位管,所述的滑座上滑动连接有按钮和锁紧块,所述按钮与锁紧块之间设置有传导机构,按压所述按钮并通过所述传导机构使锁紧块与定位带抵触并扭转,所述的管体穿设于定位管中,所述的定位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旋转并通过挤压组件使管体定位。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结构,达到防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鼻胃管。
背景技术
鼻胃管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用于治疗食管狭窄、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破裂、食管纵隔瘘、胃瘘、十二指肠穿孔、胸腔胃气道瘘等,还用于吞咽障碍的患者补充营养。
目前,现有的鼻胃管的使用方法是在鼻胃管中穿入细钢丝,再将鼻胃管由患者的鼻部穿入胃部中。用剪刀将胶带剪成丁字形,先胶带的前端贴在患者的鼻面部,再将胶带的末端绕卷并固定于鼻胃管上。由于鼻面部会分泌油脂,使胶带的粘性降低,患者在睡梦中,手部不自觉摆动而使胶带脱落、鼻胃管从体内脱出,必须更换胶带或者重插胃管,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工作负担较重。而且非计划拔除胃管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都比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防脱鼻胃管,达到防脱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鼻胃管,包括管体和戴设于头部的定位带,所述的定位带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的定位带通过滑座滑动连接有定位管,所述的滑座上滑动连接有按钮和锁紧块,所述按钮与锁紧块之间设置有传导机构,按压所述按钮并通过所述传导机构使锁紧块与定位带抵触并扭转,所述的管体穿设于定位管中,所述的定位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旋转并通过挤压组件使管体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定位带套设于患者头部并围绕面部,通过调节机构使定位带适应不同头围的患者并固定于患者头部;将管体穿过定位管后穿入到患者体内,将滑座沿着定位带滑动,按压按钮,通过传导机构使滑座定位,定位管位于鼻部前端,锁紧套旋转并通过挤压组件实现管体定位,免去了医护人员剪裁胶带的过程,极大提升使用便捷性,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因不自觉摆动而造成管体从抽出,实现防脱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导机构包括定位套、放置槽、Z形槽、滑杆、第一弹性件、压板,所述的滑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连通孔和放置凹孔,所述的定位套固定于安装孔内,所述定位带穿设于连通孔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放置凹孔的内壁、压板连接,所述安装孔与放置凹孔对应,所述的按钮滑动连接于定位套内,所述滑杆固定于锁紧块的侧壁上,所述Z形槽开设于定位套的端部,所述放置槽开设于定位套的侧壁上,所述滑杆嵌设于Z形槽内或置于放置槽中,所述锁紧块随按钮移动并从定位套内移出,并通过扭转组件转动,所述压板与锁紧块之间形成夹紧定位带的夹紧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带从连通孔穿过,按压按钮,锁紧块从定位套内移出,通过扭转组件使锁紧块旋转,同时,滑杆从放置槽内移出并随着锁紧块旋转后与Z形槽对应,松开按钮,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滑杆嵌设于Z形槽中,通过压板与锁紧块的共同作用夹紧定位带,并且,由于锁紧块产生一定角度扭转,使定位带与锁紧块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实现滑座定位;再次按压按钮,同理,按钮与锁紧块抵触使滑杆与Z形槽脱离,通过扭转组件使锁紧块扭转一定角度,滑杆与放置槽对应,松开按钮,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锁紧块位于定位套内,且锁紧块、压板与定位带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座即可与定位带产生相对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扭转组件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开设于按钮上,所述的第二斜面开设于锁紧块上,所述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于定位套内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钮与锁紧块抵触,在按钮将锁紧块从定位套内顶出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由错位转变为对齐,即可实现锁紧块扭转一定角度,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霉的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表面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