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拉葫芦用任意角度曳链的手链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870.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盛嘉庆;张奎;单杭赛;邓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任意 角度 手链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拉葫芦用任意角度曳链的手链驱动机构,它是由支座、转接件、外端盖及带手拉链条的手链轮组成,转接件的内侧端面轴向延伸薄壁的环形凸台而在其内孔壁成形收口挡圈,环形凸台可旋转支承并轴向限位在支座内孔,支座固定在一墙板外立面,手链轮传动螺纹连接长轴,外端盖固定在转接件的外侧端面,手链轮收容在外端盖的型腔与收口挡圈之间,转接件与外端盖遮盖手链轮,转接件还遮盖制动器,转接件外侧端面下部与外端盖内侧端面下部分设的进出链缺口对合成进出链导向孔,转接件外侧端面上部与外端盖内侧端面上部分设的弧形导链槽对合成弧开导链沟。本发明防止异物进入手链轮、制动器,不同角度曳链时进出链始终沿曳链方向,且导链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拉葫芦用任意角度曳链的手链驱动机构,属于环链手拉葫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环链手拉葫芦中,手链驱动机构的手链轮罩壳为单一、整体的冲压薄壁金属件,其要么卡接在手链轮的外边缘,要么直接钢性固定在支撑杆上,并将手链轮罩起来,手链轮罩壳仅开有进出链孔。前一种结构由于手链轮基本裸露,导致粉尘、坚硬异物轻而易举地侵入至手链轮和手拉链条上,从而影响手链轮的正常转动性能,因此其难以在复杂、恶劣工况下作业;后一种结构由于手链轮固定不动,导致操作者只能站立于悬挂载荷附近按手拉链条的下垂方向进行拉动作业,手拉力稍微偏离些手拉链条的下垂方向时,歪斜状态下的手拉链条便会因手链轮罩壳的干扰而嗑碰撞击手链轮罩壳的内壁,由于导链有欠顺畅,不但徒增人力消耗,而且噪声刺耳不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拉葫芦用任意角度曳链的手链驱动机构,它既能防止异物进入手链轮、制动器内部,更能在不同角度曳链操纵时确保进出链始终沿曳链力方向进行,而且导链性好,不会出现爬链、扭链甚至叠链。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手拉葫芦用任意角度曳链的手链驱动机构,它是由支座、转接件、外端盖以及带手拉链条的手链轮分体装配组成,手拉链条由立环和平环交替套接,转接件在其内侧端面轴向延伸出薄壁结构的环形凸台而在其内孔壁成形有收口挡圈,环形凸台可旋转地支承并轴向限位在支座的内孔中,支座可拆地固定在一墙板的外立面,手链轮传动螺纹连接长轴,外端盖与转接件的整个外侧端面相触且可拆固定,收口挡圈与外端盖的型腔之间共同构成收容手链轮的活动空间,一方面转接件与外端盖共同遮盖手链轮,另一方面转接件还遮盖制动器;在转接件其外侧端面的下部凹设有一对进出链缺口,在转接件其外侧端面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一对进出链缺口过渡连接的一个弧形导链槽;在外端盖其内侧端面的下部凹设有一对进出链缺口,在外端盖其内侧端面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一对进出链缺口过渡连接的一个弧形导链槽;转接件的进出链缺口与外端盖的进出链缺口对合成形为供手位链条进出所述活动空间的进出链导向孔,转接件的弧形导链槽与外端盖的弧形导链槽对合成形为供立环限位的弧形导链沟。
上述环形凸台在其外周面设有一限位槽,该限位槽装有的卡簧抵靠在支座的限位台阶上,环形凸台通过卡簧可拆地与支座轴向限位;支座通过穿置在一墙板上的支撑杆和螺母固定在一墙板上。
为确保强度、耐冲击,尤其是外端盖不致于因经常磕碰硬地面或撞击到坚硬异物而被压瘪,上述支座、转接件和外端盖分别采用铝合金模铸一体成形。
为满足轻量化、耐磨损、耐磕碰需要,上述支座、转接件和外端盖分别采用工程塑料一体成形。
出于有利于优化手链驱动机构的横向尺寸,且兼顾外端盖的强度考虑,上述转接件、外端盖和支座的厚度依次递减。
上述外端盖的进出链缺口和转接件的进出链缺口分别由各自的内端向外端逐渐扩展。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使得手拉链条在进出链导向孔内有足够的移动空隙,利于减少摩擦干扰与摩擦阻力,从而减少摩擦噪声,进而还能降低人力曳链的体能消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