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零热桥架空管道支架保温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340.X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亮;张良;何其霖;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里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4;F16L59/06;F16L59/135;F16L3/10;F16L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零热桥 架空 管道 支架 保温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零热桥架空管道支架保温结构及方法,其包括工作管、保温层、基座、节能保温固定支架、零热桥滑动支架、外护钢板。本发明一方面利用节能保温固定支架通过减小热桥的同时实现对工作管的支撑固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零热桥滑动支架固定保温层和外护钢板的同时消除热桥。最终实现并保证对工作管和保温层固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小热桥,降低散热损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零热桥架空管道支架保温结构及方法,属于供热蒸汽管道保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力系统中,热力保温管道是保障热能介质输运的关键基础设备。管道保温性能直接决定了热力管道的输送半径和输送效率,对热网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通过保温结构改善,提升热力管道的保温性能,减少散热损失,对于提升热网管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网管线的保温,主要包括管道保温和支架保温两部分。管道保温按照保温材料结构分类包括以玻璃纤维为代表的软质保温结构和以硅酸钙为代表的硬质保温材料。管道保温性能一方面取决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保温机构。其中,对于架空管到而言,由于管道悬空后重力作用,尤其是软质保温管道,会出现保温层下沉的现象,从而恶化管道保温性能。因此,如何解决管道保温中结构变形对保温的影响,是提升管道保温性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支架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往往与热力管道直接接触,以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由于支架直接与管道接触,形成了明显的热桥。如何在保证支架支撑强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小热桥,以减小支架的散热是支架优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如何将管道保温与支架保温同时兼顾,从全局角度优化管线的保温性能,充分发挥支架与保温的特点,提升管线的综合保温性能,是架空热力保温管道优化面临的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近零热桥架空管道支架保温结构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零热桥架空管道支架保温结构,其包括工作管、保温层、基座、节能保温固定支架、零热桥滑动支架和外护钢板;工作管外依次敷设保温层和外护钢板构成保温管,外护钢板环绕包围于保温层外侧;若干个节能保温固定支架连接安装于工作管上,对工作管进行支撑,相邻节能保温固定支架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支撑于基座上的零热桥滑动支架,零热桥滑动支架安装在工作管的保温层和外护钢板外;
所述节能保温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套管、固定钢板、绝热层和固定座;固定套管嵌套于工作管外部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钢板固定,固定套管和工作管之间保持间隔,形成绝热层;固定套管通过固定座固定支撑于基座上;
所述零热桥滑动支架包括抱箍、紧固件、支撑板、滑动板和附着层;抱箍通过紧固件环绕固定在外护钢板外表面,抱箍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滑动板上,滑动板置于附着层上且两者之间能够相对滑动,附着层平铺于基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热层为中空层、真空层或保温材料填充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热层优选为固体硬质保温结构或真空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钢板与固定座在固定套管上的焊接点之间的弧度θ优选为相同结构强度下的最大值。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护钢板为一体化结构,包括整体钢套管或一体化卷钢板,强度比保温层强度高0.4Mpa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采用气凝胶、岩棉、硅酸铝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软质保温材料,或者采用由内到外依次为保温垫层、无机硬质保温层、聚氨酯保温层、保护层的组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紧固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管和工作管之间通过多个固定钢板进行固定,且多个固定钢板沿环向等角度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里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里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